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6
Saturday
18:59

嘉義縣大埔鄉內葉翅吊橋重建落成啟用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嘉義報導
2011.09.27
嘉義縣政府表示,嘉129線大埔鄉通往阿里山鄉茶山村路段旁的內葉翅吊橋,於兩年多前莫拉克風災時被沖毀,縣府向有關單位爭取經費重建,27日舉行落成啟用典禮,地方鄉親歡喜走過新橋,期待新橋能重振地方觀光產業。 大埔鄉內葉翅吊橋落成啟用典禮上,獅陣鑼鼓喧天,嘉義縣副縣長林美珠、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廖源隆、大埔鄉長黃國明及莫拉克重建會處長顏九榮等人,與兩位地方耆老共同剪綵後,帶領地方鄉親走過新橋,包括歐都納度假飯店、竹炭窯等業者及大埔鄉各界人士200餘人共襄盛舉,現場熱鬧滾滾。 副縣長林美珠表示,當年莫拉克颱風挾帶豪雨,暴漲溪水把橫跨曾文溪的「內葉翅吊橋」、「射免潭吊橋」、「草蘭溪吊橋」沖毀,不但影響當地居民交通,吊橋美景不再,地方觀光產業也嚴重受創,時任立委的縣長張花冠,配合當時縣長陳明文,積極向行政院重建會、交通部觀光局爭取到4700萬元經費,交由縣府文化觀光局辦理重建工程,經過二年多努力,美輪美奐新吊橋重現鄉親眼前,也為災後的大埔觀光添加美麗新景點。 大埔鄉長黃國明則期待新橋完成,能吸引遊客再度造訪大埔,有利行銷在地竹筍、咖啡與木瓜等農產品。 大埔鄉內葉翅吊橋橫跨曾文溪,兩端主塔高分別為20公尺及12公尺,跨度164公尺,吊橋銜接兩側步道平台,橋樑設計新穎,橋塔巍峨壯觀,白色的吊橋主索及拋物線形的抗風索色彩典雅,與環境相容,站在吊橋上往東側(上游)可欣賞曾文溪攔砂壩形成的大瀑布,吊橋西側(下游)為河谷沖刷形成的峽谷,有「三峽峭壁」之稱,景色壯麗,吊橋與俗稱「無腳橋」大埔拱橋遙相呼應,是一處能讓遊客盡情徜徉於山靈水秀的世外桃源。至於攔砂壩寬20多公尺,深度近10 公尺,為國內罕見的人造大瀑布,雨季時大水衝下,氣勢磅礡,媲美十分瀑布。 文化觀光局表示,內葉翅吊橋所在地俗稱「射免潭」,「射免」是高山?魚的台語俗名,而內葉翅吊橋的「內葉」為「老鷹」的台語俗名,亦即此地溪流有悠游的?魚,而天空山谷有盤旋飛翔的老鷹,生態景觀非常豐富。此外,射免潭地區地質景觀奇特,岩層傾斜交錯、層理分明,是進行地球科學教育的最佳場所。 縣府表示,「內葉翅吊橋」重建工程雖然已經完成,但是吊橋週邊有許多景點,例如:青雲瀑布、竹炭窯、澐密戰道、河谷峭壁地形等,仍有待串聯成為完整的旅遊帶,期望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能夠整體規劃建設,促進大埔鄉觀光產業發展。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