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縣中華大橋裸露河床進行築砂堤工法
台灣新聞網記者吳怡萱/台東報導
2011.09.23
臺東縣政府表示,東北季風將起,卑南溪揚塵造成台東市區風飛砂瀰漫,「防止風砂揚塵聯合推動小組」並立即啟動抗砂機制,環保局在卑南溪出海口中華大橋下以築砂堤工法方式抑制揚塵,黃健庭縣長今(23)日特別前往視察,對於風砂防制成果,黃健庭表示滿意,並對環保局同仁的努力表肯定,也請民眾給予掌聲,認為縣府對抗風砂的作戰已呈現效果,讓空氣品質更有保障,希望提供民眾最佳的生活環境。
臺東縣政府在黃健庭上任後,相當重視卑南溪河床揚塵對縣民所造成的生活不便與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即積極投入卑南溪揚塵的防制工作,改善卑南溪風飛砂,提昇居民生活環境,除將卑南溪砂塵災害納入地區災害防救計畫,成立台東縣「防止風砂揚塵聯合推動小組」,並委請前副縣長賴順賢擔任召集人外,黃縣長並指示府內各單位積極投入各項防制工法之研擬,去年環保局在卑南溪出海口中華大橋下以築砂堤工法方式(如同圍魚塭方式)阻水及引水提昇水位增加水覆蓋區域方式以防制風砂揚塵,結果以最少的經費,得到最大的效果,使得讓台東市民非常頭痛的風飛砂困擾問題,幾乎銷聲匿跡,民眾給予縣府及黃健庭相當的肯定。
100年8月28日南瑪都颱風外圍環流帶來之大豪雨(單日雨量達200mm以上) ,卑南溪上游大量的砂石隨著滾滾洪水而下,堆積在卑南溪出海口河床上,洪水過後,砂石覆蓋在廣大的河床上;100年9月12日東北季風開始增強,當日13時15分環保署臺東測站PM10測值428微克/立方公尺,環保署即時發出空品惡化第二級警報通知,環保局即依「臺東縣政府砂塵災害防救標準作業程序」啟動「砂塵災應變作業」,環保局立即通知水利署第八河川局啟動部署於卑南溪南、北岸堤頂之噴水槍啟動噴水作業。
黃健庭今日下午2時由縣府參議邱惟忠、環保局長黃明恩、空氣污染防治科長林聖雄等人陪同,前往中華大橋上眺望環保局進行以築砂堤工法抑制風砂揚塵措施與進行方式、執行情形,以及聽取環保局黃局長的簡報,黃局長表示,環境保護局於9月13日起,在中華大橋下西邊及卑南溪出海口河床以及南岸部分較低裸露地區進行水覆蓋工法,利用該局今年度購置之350型挖土機乙輛及向鹿野鄉公所借用之200型挖土機乙輛挖取溪底砂石砌築小型砂堤(如同圍魚塭方式)阻水及引水提昇水位,增加水覆蓋裸露河床區域方式以防止風砂揚塵。至9月22日止
每日計投入4個人力,挖土機200型9日、350型10日,四輪傳動小貨車10日,水車3日,完成築砂堤長度1,582公尺,引水覆蓋面積約計50公頃,進行風砂揚塵抑制工作,迄至今日為止花費僅12萬餘元,但所達到的效果相當不錯。
黃健庭在視察後表示,針對卑南溪揚塵問題,今年縣府特別提早抗砂防制的機制及工作,目前環保局則以築砂堤工法抑制風砂揚塵,似乎已獲得不錯成效,覆蓋面近50公頃,這樣的方式去年已經使用過,因此,同仁已經有很多的經驗,未來中華大橋上方部份水路無法到達的區域,以也將灑水車等方式處理,10月中旬後要將開放種植西瓜,效果會更好,這樣的處理的方式卑南溪下游會有顯著的改善,並爭取經濟部第八河川局合作往上游來努力,讓卑南、岩灣等地區的風砂也可以改善,讓台東市區的空氣品質能夠獲得保障,而這一、二年縣府抗砂作戰可以說是有好成效,感謝環保局同仁的努力。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5.17
網路求職陷阱多 小心成為詐騙集團車手2014.02.06
普悠瑪6月全投入北東可直達2011.02.18
銷售應稅貨物或勞務定價應內含營業稅2009.08.03
遇黑道恐嚇勿妥協迅速報警避免恐嚇詐騙2009.02.09
大武警探辦理青少年高關懷活動壘球育樂營2011.12.13
台東101年土地公告現值 平均漲幅百分之32009.09.27
台東辦理義警大隊運動會2010.01.04
大業慈善會捐助萬斤白米助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