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館辦李仲生百年紀念展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臺中報導
2011.09.12
國立台灣美術館表示,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正值李仲生百歲冥壽,精選李氏典藏品,油畫、水彩、素描作品合計90件,即日起至11月20日在該館展出,讓大眾再次共同回顧這位臺灣現代藝術導師的現代藝術創作風格。
國美館長黃才郎表示:李仲生被尊稱為「臺灣現代藝術的導師」、「中國抽象畫的先驅」、「現代繪畫之父」、「咖啡室裡的傳教士」,1950年代中後期「東方畫會」的第一代成員在他引導下,開拓出臺灣抽象藝術的一片新天地,「東方畫會」活躍於五○、六○年代,1971年第十五屆展覽後解散,隨後李氏後進弟子另外有「自由畫會」、「饕餮畫會」、「現代眼畫會」等畫會團體的組成,直到七○、八○年代李仲生仍然在台中繼續著畫室的教學,學生輩出,因他的傳導持續發揚抽象繪畫,在台灣美術史上影響深遠。
李仲生為人稱道的特殊的藝術創作教導模式,所謂「咖啡室中的傳教士」的教學方式,培養出當年臺灣新一代的現代藝術創作者,後來都成為臺灣現代藝術創作的中堅,他是教師中的教師,藝術家中的藝術家,帶給臺灣藝術自由、簡潔、開放,充滿思維的特殊藝術創作方式與觀念,他強調現代藝術精神是不能模仿老師,傳統繪畫是技巧在手,前衛藝術是用腦筋思考,「現代繪畫語言」,不可以言傳,只可以心領神會;不是用「肉眼」,只能用「心眼」來領悟欣賞。其思想理念對於臺灣現代藝術發展影響深遠。
李仲生於1912年出生於廣東韶關,1924年開始接受藝術教育,1932年東渡日本,次年轉進東京日本大學藝術系西畫科,同年稍後又入「東京前衛美術研究所」夜間部習藝,受日本東鄉青兒等現代繪畫大師,尤其巴黎畫派日裔新具象畫家藤田嗣治的教導,開始重視「繪畫的精神性」,及接觸超現實與抽象的繪畫等原理,成為他踏上前衛藝術的藝術生涯之轉捩點。
李仲生的超現實與抽象的繪畫原理,以佛洛依德思想自我主觀潛意識與心象表現為主,揉合抽象繪畫思想,並以此理念教導學生,透過繪畫悠遊於內心世界。
1949年他來到臺灣,1951年開始於台北安東街設立畫室,東方畫會的「八大響馬」是最早開始在此學習的,成員之後陸續得到國際美術競賽獎項,也陸續出國深造享譽國際。
1953年李仲生開始在咖啡室以「一對一」獨創教學方式上課,他重視個別的思想啟發,更甚於繪畫技術指導的理念,傳為美談。
1955年李仲生離開台北遷居中部後,任教彰化女中自1957年起直到1979年退休,他在1984年辭世。
圖說:國美館長黃才郎與李仲生之門徒及貴賓們合影。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6.02.20
中市藝文界新春團拜2016.05.03
日本愛知世博總製作人拜會台中市府2012.02.13
千折百回的生命花園─陳水合2013.08.30
台灣將塑造為亞太地區花卉產業重鎮2014.01.03
中市前十大易肇事路口台灣大道佔五處2015.06.29
朝陽科大自行車設計人才班 企業優先錄用2014.08.11
林佳龍提志工銀行政見2012.12.20
明年中市刷卡八公里免費持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