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長勘查李克承故居 指示妥善保存、運用
台灣新聞網記者許立昌/新竹報導
2011.09.02
新竹市政府表示,上任後已增訂五處歷史建物、二處市訂古蹟的新竹市長許明財,今日率同新竹市文化局副局長陳淑惠、文化資產科長邱淑芳等,勘查李克承博士故居,瞭解即將提送歷史建物、古蹟審議委員會審查的相關作業推動情形。
此案雖於去年提報內政部城鄉新風貌案時以不符城鄉計畫精神未核定,新竹市政府仍期望以李克承為新竹本地首位醫學博士的深遠意義,爭取重新啟動修復、整建計畫,提供市民鬧中取靜的藝文場所。
許明財關注李克承故居再利用的推動工作,期許文化局持續邁進,包括已完成修復暨週邊景觀改善細部設計、提出工程經費2200萬元規劃設計總結報告書,以及今年度執行上方鋼棚保護工程等,後續列為歷史建物或指定為市訂古蹟,以及工程款爭取文建會支持等,早日付諸實現。
文化局在古蹟或歷史建築提報表中舉出,李克承博士(1909-1986)出生於新竹北門,青年時赴日求學,1939年以糖尿病方面論文獲長崎醫學博士學位,1945年返回新竹在文昌街開設新竹內科醫院,懸壺濟世50,備受讚譽,在行醫外並造福地方深受民眾愛戴,仕紳以李博相稱。
李克承故居興建於1943年,原由新竹地區三位商舖經營者共同創建(池田門、有本兼治、三上秀雄),後轉給田門獨有,光復後由負責處理日產的台灣省公產管理處接收,但此時已由李克承以兩萬元向池田門購得,然買賣未有相關契約,土地所有權仍填具台灣省公產管理處,民國46年轉由新竹縣政府新竹市公所所有。
李克承在民國75年逝世後由夫人居住於故居,至85年遷出歸還土地所有權,始由新竹市政府收回管理,此後陸續提供新竹文藝人士作為藝文聚會、活動場所,有西門會館之稱。
李克承故居屬日式木造築,材質是台灣檜木,面積36.5坪,其中廊下空間比例高,推測是具有會所性質的聚會空間,未來可為紀念李克承事蹟留下歷史建築見證,也讓新竹成為有歷史故事的城市。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2.15
竹區國際同濟會捐贈輪椅給內二公立醫院2009.06.21
林政則市長表揚績優巡守隊2010.05.31
竹市辦溪州橋橋梁安全監測預警系統測試2010.07.09
旺北生技執行長拜會許明財談3C未來前景2008.03.25
新竹國中小新生進入總量管制學校辦法修定2011.08.16
竹市長為赴日巡演的青年國樂團授旗2008.04.29
新竹普天宮贈送水箱消防車2009.02.21
林政則出席文化與生態永續發展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