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或身心障礙怕看牙科 醫生有秘訣解煩惱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台中報導
2011.08.31
有些小孩對看牙醫心生恐懼,或牙醫師最怕碰到不肯合作的病人,像是重度智能障礙的病患,由於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牙科主任孫國丁特別有耐心及愛心,將原本滿嘴爛牙的重度智障小威矯治成功,8月31日小威和母親現身醫院,感謝醫師的醫治。
小威的媽媽說,小威看過十多家的牙醫診所,每次都和醫師抗爭很久,不是搶醫師的診療器材,就是亂動不肯配合,甚至咬傷牙醫師的手指,已經被很多家診所拒絕看診,就醫路更見崎嶇,好在該院特設的身心障礙牙科門診為他敞開了門。
小威今年廿五歲,由媽媽帶到門診時,抱怨經常性的牙痛讓他越來越不想吃東西。孫國丁主任診斷發現,小威已經全口齲齒,有兩顆牙待根管治療,牙齦炎非常嚴重,外加殘根問題,治療計畫顯然需要多管齊下。
主任孫國丁說,小威本是最令人頭疼的案例,但是三個月下來,不但矯治成功,恢復咀嚼功能,配合的能力更是進步顯著,秘訣在治療前的臉部馬殺雞。
展開第一階段全口治療前,孫國丁估計需時五小時以上,即使常人也難以配合,決定安排小威全身麻醉。好在過程順利,填補齲齒、根管治療並裝上牙套、全口洗牙、拔除殘根,小威醒來前均一一完成。之後每三個月回診一次,小威的口腔狀況維持良好,再也不會因為疼痛而拒絕進食了。
小威恢復咀嚼功能後,定期檢查時的配合度提高很多,不過還是會緊張。孫國丁便嘗試為他按摩口腔周圍肌肉,接著按摩牙床與牙齦,一步步舒緩放鬆後,小威會自動張開嘴巴,乖乖讓醫師檢查,甚至填補也沒問題。媽媽說,與先前咬緊牙關的對抗態勢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孫國丁指出,像小威這樣的案例很常見,讓家屬照護起來非常挫折,因此協助他們刷牙前需要適當技巧。可以先按摩肩頸取得信任,再按摩臉頰,進而按摩牙齦牙床,雖然要花點時間,但能換得口腔清潔與保健,辛苦也值得了。對於怕看牙醫的小孩,他們也有方法治療。
圖說:兒童牙科主任孫國丁示範替小威治療的情況,媽媽陪在身旁。(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4.19
深夜偷香油錢遇警盤查假裝打電話2017.07.20
空拍、救災、醫療鐵三角2009.02.02
蘭馨交流協會開春送紅包2009.08.26
全口X光檢查兒童一口好牙2011.07.11
台中炫風少年游泳夏令營展開2014.06.24
胡志強暢談興建BRT心路歷程2011.07.08
聯合國郵政總局發行「慈濟四十五週年紀念郵票」2017.01.15
烏日林新醫院開幕熱鬧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