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09:33

傳統藝術傑出團隊 聲五洲偶戲文化特展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太平報導
2011.08.26
為了讓大臺中民眾重新體驗傳統布袋戲之美,臺中市立屯區藝文中心今日舉辦「聲五洲偶戲文化特展」展前記者會,聲五洲掌中劇團不僅表現精湛的掌中技巧,賦予各種角色戲偶不同的生命,會後戲偶更走下戲棚與小朋友熱情互動,與小朋友熱情的擁抱,參加的小朋友莫不驚喜不已。 聲五洲曾連續榮獲九屆的臺中縣傑出演藝團隊,今年再度獲得臺中市第一級傑出演藝團隊,為目前中部地區最超人氣、超大型金光布袋戲團隊。屯區藝文中心表示,聲五洲從創團團長王金匙1965年創立至今,演藝生涯已逾45年,其五音分明,掌技高超,獲獎無數,而第二代傳人王英峻秉持傳統藝術創新文化,開發布袋戲演出的無限可能,曾榮獲2007年全國優等獎、最佳人氣獎冠軍,堪稱劇界的後起之秀。本次展期長達二個月,也歡迎大臺中地區國中小學能趁著這次的展出,帶著孩子來趟精采的傳統布袋戲之旅。 聲五洲掌中劇團二代傳人王英峻對於布袋戲的歷史發展如數家珍,也希望帶領下一代的孩子能走入傳統布袋戲的世界。王英峻表示,布袋戲一百多前從大陸的漳州、泉州流傳到台灣,日據時代常需要配合統治的需要等,內容也轉型成政令宣導或是愛國劇,到了五零年代廟口演出,戲偶為了觀眾容易觀看,尺寸也開始變大,近代更轉型成重口味的「金光戲」,開始強調刀光劍影的演出,而電視演出的布袋戲戲偶,則有著九頭身的比例,頭部比例縮小,身體部分拉長,已經走出傳統布袋戲的一片天。此次的展出,就是希望能讓年輕學子走一趟展覽,就能了解布袋戲的角色介紹與型態演變,也讓更多的小朋友能喜愛最有臺灣味的布袋戲。 布袋戲表演除欣賞戲曲與音樂之美,傳統工藝亦為欣賞重點之一,舉凡戲棚、戲偶雕刻、臉譜彩繪與服飾,均為藝術之表現。臺中聲五洲掌中劇團是臺灣少數傳統與創新兼具的表演團隊,不論古典布袋戲或金光布袋戲等表演藝術型態,亦或布袋戲演出時所使用的戲棚、戲偶之雕刻均非常講究,對布袋戲的執著與堅持,受到產、官、學界一致肯定。 近年來,聲五洲躍登國際舞台,去過美國、比利時、法國巴黎、盧森堡、北京、上海、莆田、廈門等地演出,也走入百餘所校園殿堂傳承臺灣偶戲文化,此次在屯區藝文中心美學空間展出創團以來最經典的布袋戲偶及發展歷程,展出期間並辦理4場示範導覽活動,即日起至10月23日,喜愛傳統藝術的民眾,可至屯區藝文中心看看另類的臺灣之光-布袋戲。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