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6
Saturday
12:06

屏東秋風起吃大閘蟹正是時候

台灣新聞網記者曾秀誕/屏東報導
2011.08.18
屏東縣政府表示,秋風起,蟹腳癢,秋蟹肥滿,現在正是吃大閘蟹的最佳時節,而屏東養殖的大閘蟹也上市了,當地養殖的大閘蟹安全、衛生,肉質鮮美,是老饕們的最愛。 縣府說,大閘蟹富含優質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有助於修復人體組織細胞、提高免疫功能,中秋團圓賞月吃大閘蟹,配上幾瓶啤酒,可謂人間一大享受。 養殖業者李耀南說,屏東縣的氣候適合大閘蟹生長,大閘蟹要養在水源清新、水草豐富的環境,屏東縣具豐富的地下水資源,養殖場施放布袋蓮及水草,作為大閘蟹棲息場所,有利幼蟹脫殼生長。 同時,水草也可做為大閘蟹的餌料,養殖前六個月都以剩餘瓜果、蔬菜等餵食,將植物性蛋白質轉換成優質的動物性蛋白質,可以說是節能减炭、綠色的養殖。 農業處長林景和說,十多年前屏東也曾引進過大陸大閘蟹繁殖,掀起一陣養殖熱潮,但是因技術尚未純熟,上市之品質不佳,慢慢消退,近幾年因檢驗檢疫因素,在食用安全上造成消費者疑慮,政府限制從大陸進口大閘蟹在台販售,而市場需求量頗大,激發台灣本土養殖業者再度開始從事繁、養殖,目前屏東養殖面約20公頃左右。 李耀南說,自99年11月開始從事大閘蟹養殖,選擇合乎環境生態的方法飼養,用水量極省,養成時間約8個月,約養至二台兩左右上市,由於大閘蟹地域性強,養殖期間相互殘食攻擊,體型越大價格愈好,本土生產的大閘蟹品質安全,生產全程都與台灣海洋大學合作,每個月定期送驗,請大家安心享用。 選用大閘蟹之方法有幾個原則:背部青亮、肚白色,蟹螯絨毛、爪鬚金黃色、爪尖帶金黃色煙絲、健康的大閘蟹輕輕敲打眼部附近的殼面,眼睛會敏感縮回,許多行家總說「九團十尖」,意思是九月吃母(母蟹腹臍圓)、十月吃公(公蟹腹臍尖),有人說大閘蟹公的好吃,因母蟹身軟,蟹黃硬,而公蟹的膏黃綿密,口感較佳,提供大家參考。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