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連續發現三人罹少見後顱窩動脈瘤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1.08.11
光田綜合醫院最近三個月連續接獲三例少見的「後顱窩動脈瘤」個案,發生率約只有千分之五,治療上比一般的顱內動脈瘤更加困難危險,所幸透過該院施以精密的「血管內線圈栓塞手術」後,都沒留下後遺症。
你的腦中是否也藏著一顆不定時炸彈?一名陳姓婦人坐在家中小憩,突然覺得莫名頭昏、劇烈頭疼,一旁的家人見狀況緊急將她送往沙鹿光田綜合醫院,經檢查赫然在她的後顱發現僅5mm的動脈瘤,這顆動脈瘤看似微小,但爆裂後造成顱內大出血,整個蜘蛛膜下腔都被血液給填滿,而另一位五十七歲李姓婦人則是兩個月前昏倒在菜園中被發現,由119送到急診室,還有一名五十九歲女性也是突然頭痛嘔吐直至失去意識,兩人送醫檢查時都滿腦子血,狀況危急。
巧合的是,三名患者的血管瘤都位在十分棘手的「後顱窩」內,這種動脈瘤所在位置空間狹窄,外科開刀太困難且風險很高,好在該院是中部三家可施行腦部「血管內線圈栓塞手術」的醫療院所之一,醫療團隊以此技術取代開腦治療,成功完成這項腦內拆彈作業,讓患者們迅速恢復健康,沒有留下腦出血的常見後遺症。
該醫院放射診斷科何子龍主任表示,顱內動脈瘤發生率占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二,號稱是腦內的不定時炸彈,高危險群包括高血壓或有腦部先天血管異常(例如血管彎度較彎、狹窄)的民眾,可怕的是,腦部動脈瘤在破裂前完全沒有徵兆,幾乎所有的患者都是在血管瘤爆裂時才發現它的存在,在台灣每年約有八百人腦血管動脈瘤破裂出血,而其中僅四分之一是屬於位置十分棘手的「後顱窩動脈瘤」,推估發生率僅千分之五,這種動脈瘤可能發生於脊椎動脈、基底動脈、後下小腦動脈與後大腦動脈這四條動脈,因位於後顱窩內,空間十分狹窄,開腦治療很可能傷害到小腦與腦幹,造成腦中風、癱瘓、植物人、或是死亡等風險,但如果不積極治療,短期內很可能二次出血,死亡率高達八成以上。
何主任提醒民眾,可透過腦部斷層掃瞄、數位血管攝影等健康檢查,趕在發病前早期發現未破裂的動脈瘤,也建議高血壓民眾要做好血壓的控制,透過健康的生活及飲食習慣來預防疾病的發生。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5.27
農業與生機國際研討會 興大登場2018.02.23
台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啟動2013.06.11
議員建議變更37號道路銜接環中路段設計2015.09.11
向上路停車困難交通局尋求解套方案2010.06.25
台灣創業加盟大展 今開幕2017.07.19
中市清水托嬰中心二十九日成立2014.12.18
林佳龍拜會前市長林柏榕請益市政2012.02.29
中市勞工局辦第一場聯合巡迴徵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