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購變自製中鋼連鑄機改造締新猷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1.08.10
中鋼公司三號大鋼胚連鑄機,自民國八十年九月投入生產以來,替條、線、棒產線創下近600萬噸的大鋼胚產量,所衍生的產銷價值估計超過一千億。
對中鋼而言,當初僅以近六億元設置的三號大鋼胚連鑄機,可謂是小兵立大功;在過去20年期間,該設備幾乎都維持超產能生產,在近年來煉鋼技術大幅提升的發展下,為滿足新開發高品級鋼種的生產需求,及下游產線日益提高的鑄胚表面品質要求,決定對此鑄機做全面性的汰舊換新,以符合未來發展所需。
中鋼表示,98年在金融海嘯影響下,中鋼為了減少支出,調整改造案的擘建方向,思考藉這次改造的契機來培植中鋼內部的設計及製造能力,因此決定主體設備由外購改為自製。
中鋼在三十多年的發展上,雖已先後擁有了十部連鑄機,但在這十部連鑄機當中,無論新建或改造,多是以外購為主,少有自行設計製造的經驗。
這一次大膽嘗試將主體設備包括:鑄機結構、模振系統、澆鑄銅模、噴水系統、滾輪群等鑄機組件及程控系統全改為自製,僅保留模液面自動控制及電磁攪拌設備由專業廠商供應,對設計製造人員而言是一項重大挑戰。
另一方面,中鋼條線產品一向是下游加工產業,維持高競爭力之重要來源,今年各項鋼鐵產品需求雖有減緩之趨勢,但條線產品始終沒有疲軟的現象。
因此這項改造工程不能影響對下游的供料,必須兼顧品質及改造時程,對整個生產維護團隊更是嚴苛的考驗。
中鋼表示,在團隊成員努力下於六月底開始施工,僅花費34天即完成更新工程並隨即投入生產,一週內已達到改造前的產能。
且除了可澆鑄更高級的鋼種外,對鑄胚的品質有顯著的改善,將提供給下游客戶品質更為優化的條線產品。
中鋼表示,改造工程順利完成,除了節省近一億七千萬元的金額外,更值得欣慰的是讓中鋼在發展設備自製能力上更上一層樓。回顧這一段改造過程,將會是中鋼邁向連鑄機自製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06.08
「食」在安全水公司宣導飲用水安全理念2013.06.26
皦彰報關完成(AEO) 實地驗證2018.10.17
大板根溫泉酒店獲多國訂房大賞2011.05.20
加工區高雄園區辦聘僱外勞說明會2016.10.09
推展觀光市場有成越南獎勵旅遊團抵高雄2015.10.13
國慶日遇白帶魚釣季高雄港警總隊勸導釣客2017.09.25
調查局&高雄關查獲新興毒品-恰特草2011.10.14
高港局即日起加強攔查通行自動化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