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布袋戲偶頭展8月2日展出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雅琪/彰化報導
2011.08.01
彰化縣政府表示,彰化縣文化局為了推廣傳統藝術文化,提供民眾認識布袋戲偶角色的機會,並培養欣賞布袋戲藝術的樂趣,特別規劃自8月2日至10月30日,於南北管音樂戲曲館資料展示廳前廳,辦理「金光閃閃‧瑞氣千條-布袋戲偶頭展」,歡迎民眾踴躍蒞臨參觀。
木偶,俗稱「尪仔」,傳統布袋戲偶全高約八寸到一尺,約四、五兩重,比手掌稍大,又稱「掌中戲」。一般戲偶之造型,可區分為生、旦、淨、丑等角色,依其年齡、性格、正反派別來塑造頭形、臉譜。偶頭臉部表情之喜、怒、哀、樂,以及人物的個性,不僅考驗著木工師的雕工、造型和彩繪技巧,也須透過後台藝術師操縱偶頭的絕活工夫,才能精彩的加以呈現。
布袋戲「生角」為一齣戲的主腦,多為男性,從幼童到老人都有。生角大多為正派角色,臉部輪廓眉細眼亮,正氣凜然。「旦角」為出場的女性,區分主要在其髮髻和形態,呈現演出年齡與個性特徵。「淨角」為心術不正的角色,多為兇狠、尖酸、令人望之生畏之人物。「丑角」為甘草人物,專門搞笑和潤滑氣氛的角色。布袋戲角色的表情特色與扮演風格,常可從偶頭露出端倪。
這次布袋戲偶頭特展中,展出包含至聖太老包天君、算命仙、七爺八爺、牛頭馬面、包公、正旦、小旦、三太子、和尚小生、八仙呂洞賓等正派人物,亦有鬼影獨天雷、化屍俠鬼夜叉、魁星、山賊、番將、妖道、頂手青面北偶頭等反派人物。文化局希望透過本次典藏展,讓民眾體驗布袋戲角色文化的多元與樂趣。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9.10.27
第十屆亞太地區盆景賞石大展將在彰縣登場2009.11.26
撿牛糞做肥料 陳清潭搶商機2009.05.11
嚴防H1N1彰縣啟動負壓隔離救護車2008.10.11
媽祖出巡遶境活動第一天圓滿成功2009.08.22
鐡馬83巡禮成果表揚暨青春少年才藝嘉年華2009.02.20
彰縣傳口蹄疫情卓伯源今推銷優質豬肉2011.08.18
北斗分局萬安演習全國特優第1名2009.07.01
彰化地檢署舉行檢察長交接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