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6
Saturday
08:05

中國附醫腹膜透析25年 在家洗腎方便省事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台中報導
2011.07.27
台灣洗腎的病友越來越多,常常要往返醫院舟車勞頓,在家自己洗腎己經不是夢想,初聞者莫不存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7月27日特邀來三位腎友現身說法,證明絕對可行。 腹膜透析室主任王怡寬說,治療末期腎病,只剩換腎和洗腎兩種選擇。洗腎又分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存活率兩者相當。不同的是,血液透析每週須到院三次,腹膜透析則可免除舟車勞頓,且維持住殘餘的腎功能,生活品質會好一點。該院在廿五年前為中部地區導入腹膜透析服務,受惠者至今已達一千五百人。 現身的三位腎友懷抱感恩之心,肯定這項技術深深影響其人生。洗腎已近廿年的工程師陳先生,經歷四代腹膜透析的演變,現在每天換液四次,一次只花廿分鐘。熟練且越來越簡易的洗肚子功課,完全不會耽誤他電機保養的工作,也不曾妨礙他帶家人看電影、遊山玩水的步調。 任職公家機關的吳先生表示,八年前他還是大四學生時,為了考研究所經常熬夜苦讀,終至健康亮起紅燈。然而他認為洗腎不能成為託辭,生病並沒有悲觀的特權,用正面迎擊的態度,天天到校上課。後來他不但考上研究所,更通過國家考試,成為正牌公務員。這些年來,他偶有機會到醫院探視親友,對照自己至少好手好腳、能自理生活的狀態,深表感恩。 宋老師十七年前發現尿液一片血紅,當時她才三十許,得知腎功能難再復原遲早要洗腎,震驚之餘,急忙試遍偏方力圖挽救。經過一年左右,情況越來越差,在倦怠、沒胃口、貧血、抽筋、毒素越來越高之際,終於開啟洗腎人生。身處照顧老小與堅守教職的雙重挑戰中,她終於走過來了。 王怡寬指出,選擇腹膜透析的腎友,都具備非常認真的學習態度,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指導。通常兩週之後就能上手,順利出院展開居家自理。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