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丁產銷失衡 雲縣府辦理果樹新產業講習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1.07.21
雲林縣政府舉辦蓮霧栽培管理講習會,由農業處長呂政璋主持,講習會邀請高雄區改良場陳思如助理研究員擔任講師,計有60名農民參與,陳講師以活潑且互動的方式講解,內容包括花果期的營養管理、枝梢管理和花芽出現後及花期的修剪等等,讓農民了解栽培管理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農民深感獲益匪淺。
呂政璋致詞表示:目前種植蓮霧主要在古坑和虎尾地區,目前成果相當不錯。大多栽種「飛彈蓮霧」,經過多位農業專家指導,這項新品種蓮霧,其果皮色澤黑紅,外觀為長型狀,果肉厚多汁且裂果少,因不耐寒,適合在4至6月生產,可與現有品種錯開,達到產期調節的效果,讓民眾在夏季也可享用到優質蓮霧。雲林縣出產的柳丁產量供過於求,造成產銷失衡,柳丁廢園約800公頃,栽種蓮霧也是另一種選擇。縣府會持續推動此產業,發展為新水果產業,為柳丁廢園後,找到新的栽培作物,讓雲林蓮霧成為未來全台代表性水果。
雲林縣政府於6月24日辦理「雲林古坑蓮霧」上市品嚐記者會後農民來電,紛紛表示對種植蓮霧有興趣並詢問何處可購買苗木。縣長蘇治芬特指示農業處需辦理講習會,因品質要好,栽培管理相當重要。為免農民盲目種植,避免結果品質不佳現象,故邀請種植最多蓮霧的屏東專家北上縣府演講。
農業處指出,蓮霧原產於馬來半島,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和台灣普遍栽培,是一種主要生長於熱帶的水果。台灣的蓮霧是17世紀由荷蘭人引進台灣,根據農委會農糧署調查,99年全國蓮霧栽種面積為5,633公頃,主要分布於屏東、高雄、宜蘭及嘉義地區,雲林栽種面積23公頃,佔全國蓮霧栽培面積的0.4%。蓮霧果品汁多味美,水分含量極高,含有特殊水果風味,含少量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具清甜、淡香、豐富水分等特性,不但風味特殊,亦是清涼解渴的聖品。蓮霧具有開胃、爽口及助消化等功能。為鼓勵雲林栽培蓮霧農民,蘇縣長以實際行動購買蓮霧果品,作為送禮最佳伴手禮。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25.04.03
 台日音樂情誼再續!長山洋子睽違七年來台舉辦個唱 經典再現2014.09.04
 斗南警分局頒獎表揚受理報案服務績優人員2015.01.20
 雲林縣府進用國道收費員落實就職承諾2025.10.20
 酒醉男子倒臥停車格 斗南警方深夜即時協助返家2015.02.16
 酒駕最高罰9萬民眾喝酒勿開車2010.07.20
 99年雲林縣全縣運動會開記者會2014.11.07
 謝淑亞帶領公所同仁響應公益活動2021.10.01
 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疫苗開打 雲縣加碼肺炎鏈球菌疫苗供65歲長者施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