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直接補助農民肥料價差 非補貼廠商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峻/中興新村報導
2011.07.19
農委會表示,針對日前新聞指稱「肥價高漲,政府補貼肥商?怎不給農民」一事,農委會澄清表示,該會自97年5月肥料價格調整後,持續推動肥料價差補貼,並採末端補貼方式,農民購肥時直接補貼,減少購肥價格,實質享有政府補貼優惠,自97年起三年來已補貼115億元。
農委會說,國內製肥原物料全部依賴進口,為避免廠商隨意哄抬肥料價格,該會自97年5月已成立「肥料價格審議小組」
,成員包含專家學者、農會代表等,每月依據國際肥料原物料行情,按計價公式,審議訂定肥料出廠基準價格,確保肥料供應無缺,機制公開透明。
農委會自97年5月30日起,已將肥料價差補貼,由源頭(廠商)補貼改為末端(農民)補貼,由農民於農會或肥料行購肥時,直接補貼;以尿素為例,7月份每包40公斤出廠價594元,政府及台肥價差補貼209元,農民購肥時先扣除政府補貼款,農會再憑農民購肥清冊彙整後向農委會申領價差補貼款,政府憑農民購肥清冊補助農民,並非補助廠商。
農委會說,近半年受國際肥料原物料行情持續上漲影響,國內肥料反映成本調整價格,但漲幅大部分已由政府增加補貼吸收,政府補貼漲幅價差比例已達88%,預估今年補助經費達33億元。國內肥料補貼後,尿素價格約僅日本價格之4成,為大陸價格之8成,複合肥料國內售價為日本價格之3成,與大陸價格相當。
為讓農民瞭解肥料實際價格,農委會自今年7月1日起,比照醫院診療收據,於農民購肥三聯單加印肥料出廠價、政府補貼額度及農民購肥價,清楚告訴農民肥料價格結構,珍惜有限資源,減少化學肥料使用。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6.06.15
台14線施工 養工處:配合交管2015.09.04
鬼月詭到埔里訪友遇魔神仔?2007.12.23
風櫃斗梅后園區 邀您賞梅吃梅餐2018.02.23
名間多條道路待改善林明溱:速修繕2009.04.09
市售食米誤導農糧署:限期改善2013.05.07
信義辦PASIBUTBUT與呼麥邂逅文化交流2016.08.25
全台最難修高山路 林明溱:找經費2014.02.07
南投林管處退休大老回娘家 同仁相聚樂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