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試所有法寶 避免光照危害水稻生產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霧峰報導
2011.07.07
農業試驗所指出,夜間光照可能破壞光敏感性作物原來的光敏感週期,為此,該所經多年研究建議在有夜間光害顧慮之田區宜避免種植高光敏感性水稻品種,或考慮種植中晚熟低感光水稻品種,亦可考慮以人為方式 (如採用定向LED光源、遮光板及濾光網等) 降低光輻射強度或減少光照時程,以減輕光害之負面作用。
都市照明、道路街燈等,可能改變作物正常生育過程,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研究發現,夜間額外的光照將會促進水稻植株生長,靠近光源因有愈強光照或較長光照時間會使此一生長刺激效果愈加明顯。但是,夜間光照也延長稻株自插秧至抽穗或由抽穗至收穫所需的天數,並可能減少稻株的穗數、稔實率及千粒重,造成產量的降低。
農試所研究人員建議農業生產區的道路街燈宜避免採用高光照的高壓鈉燈、水銀燈或鎢絲燈等,或距離街燈8米以上再栽培水稻,以減輕夜間光照污染的不利影響。
此外,在有夜間光害顧慮的田區,切勿種植早熟高光敏感性的梗稻 (如台梗11號) 或秈稻品種,應改選用中晚熟低感光水稻品種 (如台梗2號),以減少延遲抽穗及產量損失之夜間光照危害。又採用定向LED光源、遮光板及濾光網等人為方式降低光輻射強度或減少光照時間,也可減輕光害。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5.01.27
中市議員質疑行動市府效率何在2011.09.28
台中太平區長探訪百歲人瑞致贈敬老金2011.12.25
台中清水寶天宮選出新主委走環保路線2014.10.04
中市旅展打擊違規業者保障消費者權益2012.07.09
國台辦新聞局副局長范麗青拜會記者協會2011.07.13
太平環太西路分隔島雜草叢生危害行車安全2012.04.23
營造特色學校 國大里推動成為興大附中2015.06.01
明台高中辦義大利米其林美食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