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常飲酒會導致股骨頭缺血壞死
台灣新聞網記者陳祐堂/台中報導
2011.06.23
老翁狂飲三十多年,導致股骨頭缺血壞死,醫院微創手術為他換人工關節,解決他的切身之痛。
酷愛杯中物的七十二歲老翁,狂飲三十多年,導致髖關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鼠蹊處出現拳頭大的囊腫,左腳肌肉萎縮成了皮包骨,刺痛、無力的症狀,讓他以為扭傷、拐傷,老翁持續看中醫,到國術館治療了快半年,卻沒有起色,左腳瘦到沒辦法支撐,跛行仍痛得像針刺一般,加上鼠蹊處約八公分大的囊腫,蹲都蹲不下去,讓他痛苦不堪。
就醫之初,醫師擔心鼠蹊那麼大的腫塊會不會是癌症,經再三檢查,確定不是疝氣,也不是癌症,而是左邊的髖關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塌陷,導致髖關節滑液囊發炎,潤滑液的過度分泌,在鼠蹊處變成鼓出來的水球,潤滑液分泌愈來愈多,水球就愈來愈大。
台中慈濟醫院骨科醫師蔣岳夆醫師指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原因包括類固醇、酒精,也有三到四成患者為不明原因,而老翁的股骨頭已經壞死到嚴重塌陷,必須接受人工髖關節的置換手術。
蔣岳夆醫師表示,啤酒飲用過量容易提高痛風機率,而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元兇就是酒精,不分啤酒還是高梁,酒精攝取量愈多,罹患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機率就愈高,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症狀包括:髖關節尤其是腹股溝的疼痛,會造成病患活動不便,一般治療的方式,早期可以藥物、復健與減壓手術改善症狀,如果一直不治療,不減少酒精的攝取,最後就只能置換人工關節手術。
醫師以微創方式置換關節,是近年來引進國內的手術方式,與傳統手術相較,微創傷口只有七到十公分,僅是傳統手術的二分之一,因為破壞較小的周邊組織,完成相同的手術,不但失血更少、恢復更快,住院天數縮短、傷口更美觀,也有利於早期復健。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0.02.25
霧峰元宵節熱鬧可期2010.08.18
幼兒吸入花生米異物卡支氣管2012.07.15
台中沙鹿裝潢工廠火警幸無人傷亡2016.09.22
東勢和平公車再加開821路班車2011.03.27
亞洲大學13國學生 攜手募款賑災2013.08.22
神岡區新庄子段綠園道建置年底完成2009.01.07
計程車司機吸血放同行高利警查獲送辦2021.01.21
雲嘉南濱海地區觀光圈旅行社 媒合交流拓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