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常飲酒會導致股骨頭缺血壞死
台灣新聞網記者陳祐堂/台中報導
2011.06.23
老翁狂飲三十多年,導致股骨頭缺血壞死,醫院微創手術為他換人工關節,解決他的切身之痛。
酷愛杯中物的七十二歲老翁,狂飲三十多年,導致髖關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鼠蹊處出現拳頭大的囊腫,左腳肌肉萎縮成了皮包骨,刺痛、無力的症狀,讓他以為扭傷、拐傷,老翁持續看中醫,到國術館治療了快半年,卻沒有起色,左腳瘦到沒辦法支撐,跛行仍痛得像針刺一般,加上鼠蹊處約八公分大的囊腫,蹲都蹲不下去,讓他痛苦不堪。
就醫之初,醫師擔心鼠蹊那麼大的腫塊會不會是癌症,經再三檢查,確定不是疝氣,也不是癌症,而是左邊的髖關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塌陷,導致髖關節滑液囊發炎,潤滑液的過度分泌,在鼠蹊處變成鼓出來的水球,潤滑液分泌愈來愈多,水球就愈來愈大。
台中慈濟醫院骨科醫師蔣岳夆醫師指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原因包括類固醇、酒精,也有三到四成患者為不明原因,而老翁的股骨頭已經壞死到嚴重塌陷,必須接受人工髖關節的置換手術。
蔣岳夆醫師表示,啤酒飲用過量容易提高痛風機率,而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元兇就是酒精,不分啤酒還是高梁,酒精攝取量愈多,罹患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機率就愈高,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症狀包括:髖關節尤其是腹股溝的疼痛,會造成病患活動不便,一般治療的方式,早期可以藥物、復健與減壓手術改善症狀,如果一直不治療,不減少酒精的攝取,最後就只能置換人工關節手術。
醫師以微創方式置換關節,是近年來引進國內的手術方式,與傳統手術相較,微創傷口只有七到十公分,僅是傳統手術的二分之一,因為破壞較小的周邊組織,完成相同的手術,不但失血更少、恢復更快,住院天數縮短、傷口更美觀,也有利於早期復健。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5.12.03
北區麻園頭溪溝中溝修復完工將避免淹水2013.06.30
中市原住民傳統體育射箭觀摩賽2011.09.21
霧峰興建區內第一條雨水下水道2012.04.05
國防部同意將台中信義眷村列入保存計畫2012.11.26
國大里獲三項冠軍國語文競賽全國第一2014.06.19
腰痛頻推拿竟是腎長瘤2011.11.28
台中爆米香行業即將消失2008.09.27
逾萬人大步向前跑掀起中臺灣路跑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