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6
Saturday
23:17

新都自辦市地重劃第14單元生態水池綠地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1.06.22
副市長蕭家淇於二十二日,視察台中市整體開發區第14單元新自辦市地重劃區,感到非常滿意。 副市長蕭家淇對於由民間籌辦完成的重劃區大加讚揚,尤其是位於公園內的生態池,平日可休憩,防洪期間成為滯洪池,整體生態、景觀、防洪、美學都做得非常好,品質甚至比市政府做得更好。蕭副市長並要求其他自辦重劃按照14單元設計,不但節省市府經費與人力,由民間自行與地主合作,自辦重劃,對地方發展也大有幫助。 第14單元新自辦市地重劃區位於北屯區,土地面積約六十五點四五公頃,包括位於松竹路一段與軍福15路口的新都生態公園,公園面積達二點五公頃,主辦14單元新都自辦重劃工程的湯明厚理事長表示,該工程突破以往慣例,不再等抵費地標售收入入帳才興建公園綠地,而是在規劃設計時一併完成。由於規劃完善,重劃後地價大漲,尤其生態公園及綠帶周遭土地更是奇貨可居,重劃前每坪約三萬多元土地,重劃後短短二、三年內躍昇為每坪近二十萬元,為典型的以工程手段創造土地增值的代表地區,獲得地主們共同肯定,已留下良好口碑。 新都自辦市地重劃,取得道路、公園、綠地、停車場、學校等公共設施達二十六點八四公頃,節省政府用地徵收經費及工程建設經費合計約四十一億六千九百二十四萬元,提供可建築用地面積約三十八點六一公頃,是引進民間開發的成功案例,第14單元新自辦市地重劃於九十六年三月開工,九十八年九月竣工,去年三月完成驗收交管。 第14單元新自辦市地重劃區位於原後期發展區,因長期以來的限制使用,導致該區發展以農業使用為主,間雜部分零星工廠及農舍,都市景觀風貌甚不協調,市政府將後期發展地區變更為整體開發地區,同時導入開發許可機制,於主要計畫發布實施後,優先獎勵土地所有權人彙整開發意願,自辦市地重劃,希望藉由市場機制導引土地開發,帶動都市空間發展,並維護土地所有權人之權益。 新都生態公園是台中市第一個以生態工法開闢的公園,佔地約二點五公頃,以生態工法結合整體綠美化,引進八寶圳的河水,經淨化處理後,排入下游生態溝渠,並放養錦鯉魚,以作為監測水質及觀賞之用,每到傍晚時分,就成為民眾散步遊憩的好地方。 除了生態公園之外,利用綠地串連整體社區生活的互動空間,長度達一公里,規劃興建自然景觀的展演廣場,區內遍植樹木綠草如茵,提供附近民眾休閒活動之場所,生態溝渠用卵石砌建搭配綠帶之人生步道,是社區居民悠閒散步的好地方,也是兒童嬉戲及生態教育的理想地點。 新都自辦市地重劃區仍有多處公園也同時闢建完成,除廣植樹木、充實兒童遊樂設備及休閒設施外,區內老樹均全數保留,並特加維護。新都自辦重劃區儼然成為台中市生態工法、環保教育、綠美化、休閒活動的指標地區。 圖說:副市長蕭家淇(前排中)視察公園生態池。(記者楊川欽攝)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