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品質淨化區-EcoLife好生活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桃園報導
2011.06.16
桃園縣政府表示,暖化議題持續發燒,目前全球氣候大變遷,而大氣中所累積的大量二氧化碳就是罪魁禍首之一。而眾所皆知植物本身便是吸收二氧化碳最大的利器,具有固碳及儲存之功能,林木吸取大氣中二氧化碳作原料,透過光合作用把其轉化為葉片內的養分;故森林可視作二氧化碳吸收器、貯存庫及緩衝器。根據綜合估算資料,每棵樹四十年內平均可吸收465公斤二氧化碳,倘考慮全球現存森林面積及相對碳儲量,其吸碳潛力實不可忽視,故有效的造林並綠化環境,將對於減緩溫室效應有著極為重要的功效。
《京都議定書》中亦將綠色植被固持的二氧化碳量納入計算,並向各國聲明,透過綠化、造林等積累的森林碳匯將可以抵消該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環境綠化及造林運動,便已成為當今各國,極力推動的減碳方法之一。而所謂“碳匯”即是指森林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並將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下來的過程。研究表明,森林每年每生長出1立方公尺的蓄積量,平均可吸收1.83噸之二氧化碳,並釋放出1.62噸的氧氣。
「空品淨化區」之設置理念即是利用空品區內綠色植栽與大氣間之作用進而改善鄰近區域之環境及空氣品質,並可提供居民一個兼顧環境生態、生物多樣性及符合環境美學的休憩場所,且利用空品區之生態環境,提供一良善之環境教育場所,更可增進民眾對植物可淨化空氣的認知和對環境生態及環境保護的知識。
桃園縣目前已設置22處空氣品質淨化區,佔地面積達13.6公頃,推估每年將可有效削減7,50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本年度更預計再新增3處空氣品質淨化區,佔地面積約1.8公頃,其中一處設置於中壢市,預定於6月15日完工,另外2處新增於龍潭鄉將也會陸續完工,預期每年將可多增加980公噸二氧化碳消減量。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08.22
縣府舉行普渡儀式2007.12.14
關懷家暴兒虐事件不再發生2012.06.12
豪大雨勞工是否要出勤2008.05.09
桃園國中技藝競賽成果出爐2010.02.20
桃園立委補選 藍綠隔空駁火2011.01.24
騎趣南崁溪BIKE逍遙遊手冊發表2012.02.13
桃縣連續兩年建設計畫執行效能獲評第一2012.04.28
桃園溫馨母親幸福公益跳蚤市集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