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8/02
Saturday
05:34

科博館暑期展出—絲路行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台中報導
2011.06.10
《絲路行—通向現代世界的古老道路》特展即日起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第四特展室展出,集結了來自世界各大博物館的珍貴絲路文物,並結合逼真的實境造景、精彩影片、高科技電腦互動展示和動手玩遊戲,今年暑假將帶領觀眾橫跨這一條富含歷史、宗教、文化、科技與商業意義的旅程,探索千年歷史的絲路傳奇。 《絲路行—通向現代世界的古老道路》特展是科博館與美國自然史博物館攜手合作的大型世界巡迴展,由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中國通、恐龍專家Mark Norell與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東亞部主任Denise Leidy博士共同策劃。6月10日上午由市長胡志強伉儷、市議員劉士州及吳敏濟等人參加特展記者會。 館長孫維新回想二十年前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工作時,第一次從新疆的空照圖中看到人類留下的足跡畫面,就對這條曾經促使中西文化交流的道路留下深刻的印象。巧的是二十年後的今天,科博館得以引進絲路的珍貴文物,讓觀眾可以近距離欣賞這些千百年來文化交流的結晶,意義非凡。他表示,絲路代表了千百年來東西方文互相激盪融會而產生更多嶄新文化的過程,這一條古代的道路至今仍帶給人類無窮的啟示。 科博館為了爭取這些世界各大博物館的絲路珍品原件前來展出,特別耗資數百萬元更新空調設備和硬體設施,確保在展出期間提供最佳的展示條件,終於獲得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同意出借絲路館藏精華,也因此讓國人首度有機會看到中國以外的絲路相關文物,認識絲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上的重要意義。 當觀眾一走進科博館的大廳,就可以看到一頭滿載著行旅裝備的原尺寸駱駝模型,引領觀眾進入《絲路行》特展的展廳,接著有36公尺長的沙漠壁畫和兩隻裝飾著標誌並馱負著貿易商品的駱駝相迎,讓觀眾彷彿就要跟隨著商隊穿越廣袤的沙丘,展開絲路之旅。 此外,科博館也藉由這次特展和極限馬拉松好手林義傑「擁抱絲路」長跑計畫共同合作,在特展入口展示「擁抱絲路」計畫的地圖和影音紀錄。目前已經進行了3700公里長跑路程的林義傑,特別從裏海傳回向科博館觀眾問候的畫面,在記者會現場播出,帶領觀眾探索古今絲路的不同面貌,以及關懷現代絲路面臨水資源匱乏的處境,更加體現了《絲路行》特展的現代意義。 圖說:孫維新館長及胡志強市長伉儷等貴賓記者會合照。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