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暑 端午消積 中醫有一套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台中報導
2011.06.03
近來社會上普遍充斥著緊繃而急驟的生活模式,上班族工作超時而過勞疲憊、心力交瘁,學生課業壓力繁重缺乏休息,導致專注力不佳與記憶力減退;再加上時令為夏,氣候轉為濕熱多雨,亦容易使人出現身熱口乾、滿頭大汗、體力透支,乃至終日提不起勁、身倦乏力。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婦科主任曹榮穎說,很多人常不自知已有中醫所謂「氣陰兩虛」的徵兆,以為只要多吃冰飲涼便可緩解,反致上述症狀更為嚴重。值此盛夏,該院中醫部特別針對長期以來過度勞心耗力、容易中暑、專注力不佳與常因需多說話而聲音沙啞或頻繁咳嗽喘悶者,研製了便利藥液包『生脈益氣飲』,來強化機體內在功能並減少外在環境對身體的負面影響。『生脈益氣飲』是根據中醫的古方生脈散化裁而得,由人參、麥門冬、五味子…等中藥所組成,以益氣生津、強心潤肺的功能著稱。
曹榮穎主任指出,「中醫養生」注重順應節氣時令以防治未病,端午時節除了須防治暑熱外,尚應避免過食撐脹而引發腸胃積滯的現象,此時會以「焦三仙」或「保和丸」等方藥來消食化積,若是遇到平素便有消化功能不佳的患者,可酌加山藥、玉竹或扁豆等藥來協助脾胃的運作,而嚴重到大便不順暢者,還可輔以潤腸理氣的藥物如麻仁、萊菔子來幫忙腸道蠕動與代謝。「焦三仙」的組成為山楂、麥芽、神麴,中醫師「診病治病」,強調量體裁衣、因人而異,會依患者體質不同而有不一樣的劑量與藥物配伍。
圖說:中醫婦科主任曹榮穎展示『生脈益氣飲』中葯成份。(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01.13
 大台中青工總會新卸任總會長交接2013.10.15
 市議員:鼓勵民眾插國旗提升國家認同2017.11.28
 中市飼主犬隻行為訓練圓滿結束2017.06.05
 全球經典會考吸引近千人與試2009.07.15
 萬益食品推出一元搶購活動2018.01.03
 台中市民政局長探視成功嶺役男2010.10.25
 大甲芋頭成功打入美國華人市場2014.07.14
 合併後大安區自來水普及率大幅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