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集廣明社區開辦關懷課程
台灣新聞網記者顏高/集集報導
2011.05.30
在全台各地積極爭取行政院農委會「農村再生條例」計畫建設鄉里之際,集集鎮廣明社區第一個在鎮內搶先開辦關懷課程,民眾當場對社區內「喜歡」與「不喜歡」的事物熱絡討論,除許下廣明社區成為最美、最賺錢的社區之願景外,殯葬隊伍常年入境的沿街喧鬧聲則被列為「不喜歡」的第一名。
集集鎮搶第一開辦-農村再生關懷課程的理事長黃松賢表示,參與的社區鄉親十分踴躍,有信心不落人後。
里長林麗娟及總幹事姚玉琲於會中協助討論,各組並提出大字報,爭相發表「社區宣言」,大家對社區的「喜歡」、「不喜歡」的事物,頗多共識。
農委會講師認為民眾徹底表達自己對社區的了解程度,是關懷社區未來發展最大的動力。
對於社區共有的產業及藝術,大家情有獨鍾,並認為是社區珍貴的財產,應予維護及推廣,如糯米荔枝、香蕉、紅龍果、破布子等特產,認為可再研發副產品或醬菜DIY之課程,打造一處社區休閒觀光農場。
里長林麗娟說,社區北勢巷內有一條小溪,溪裡生態豐富,蘊育有鰱魚等魚類,據行家說法,選擇鰱魚頭要買潔淨河塘裡的野生魚,這樣的魚頭沒有「柴油味」,而有「一鱖二鯉三鰱魚」之等級說法。
居民的媽媽經一提出來,當場獲得大家護溪護魚的一致共識,期望打造賺錢的社區。
另外,社區洞角的「化及蠻陌」一級古蹟石碣、集集大山、百年芒果樹等,都是大家喜歡的事物。
至於,社區的「不喜歡」排名,則屬殯葬隊伍常年經過社區,陣頭鑼鼓喧天過吵為第一討厭的事情。小黑蚊肆虐也令人忍無可忍;最後大家共同發表「社區宣言」後,勾勒出未來要營造「老人福利.孩子天堂」,許下「最美、最賺錢」的社區願景。
農委會水保局盧思嶽和李俊德二位講師,以目前全台成功的「素人畫家阿嬤邱金鳳」等多項社造案例鼓勵民眾,廣明社區內蘊藏許多自然生態、人文背景,加上農民們個個都是農產達人,相信完成培訓課程後,廣明社區將成為未來的「農村再生」明日之星。
圖說:廣明社區民眾紛提出「社區宣言」大字報。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5.27
李朝卿:爭取野溪整治經費與砂石開採權2012.05.13
慈濟基金會埔里服務處慶祝2012年佛誕節2020.02.06
推動南投縣鹿谷鄉地方創生計畫現勘及輔導會議正式啟動2015.10.01
發放餐食兌換券警察局新據點2008.02.15
寒流發威農委會:農漁民加強嚴防寒害2008.05.20
縣府連續獲財政部評選為菸酒管理績優單位2012.12.30
九族搞噱頭號召航海王迷2010.05.14
炎峰國小國際標準舞獲得國際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