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欣賞藝術彩繪的稻田正是時候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1.05.26
雲林縣政府與莿桐鄉農會合辦「彩繪稻田」,由於稻田彩繪有專業性及專利,目前在台灣技轉後只有苗栗縣苑裡鎮農會能作,春節後該農會及相關人員即進駐雲林縣。於2月15日插秧,經過3個多月的時間,其秧苗生長良好並字形已能明顯顯現。縣長蘇治芬特別邀請媒體記者前往觀賞並拍照,藉此宣導讓民眾知道彩繪稻田的地點和美麗景象,趁著欣賞的好時機,假日可前往觀賞,讓稻田除了具有生產的功能外,亦具有觀賞的價值。
吃飯皇帝大!在氣候劇變之下,世界各國的稻米生產均受到氣候的危害,發生了歷史性的產量危機,由出口轉成進口,造成國際糧價的大漲。而稻米是東方人的主食,雲林縣為台灣的第二大米倉,每年的第一期和第二期作皆種植水稻,總種植面積為4萬多公頃。蘇治芬近來除了打造雲林縣的農業發展外,更為了要形塑農業首都,將2011年訂為2013農博在雲林的前置期。
農業處長呂政璋表示:為了充份利用雲林縣的稻田,提出建議可以將稻田加以彩繪,而且水稻與人的日常生活習習相關,現在年輕人對於米食的食用量逐漸減少,為吸引下一代對米食的喜愛,藉由藝術彩繪稻田,家長帶小朋友前往觀賞,還可向他們說明每粒米是如何辛苦收成的,應該多吃飯。讓民眾了解水稻可作為米食,另用其苗有不同的顏色,可形塑不同的圖案,讓國人對水稻有不同的認識,並可作為觀光休閒景點。為加強宣導安全農業,將於2013年舉辦全國農業博覽會,故設置的圖騰以此理念設計稻田彩繪。
設置地點在台1丁斗六往莿桐(莿桐國中後方),由於此處的落差較小,需動用工程車由高處鳥瞰,故在5月28、29日和6月4、5、11和12日,每個假日的上午9至11時,會有工程車停在路邊,由專人服務搭升降梯,圖騰分別為「2013全國農業博覽會」、「吃安全找雲林」及莿桐鄉鄉農會的標誌。另一處在高速公路南下西螺交流道轉彎處,可讓全國的民眾至雲林,映入眼簾的是「農業首都」的樣式,表達雲林的農業在全國的重要性。趁著假日,歡迎到雲林,欣賞彩繪後的稻田。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9.10.16
斗六十三里砲兵部隊射擊進行演練2016.06.06
懷念父親 大埤老農沈文發捐救護車2011.12.13
八旬老翁騎車出門體力不支警助返家2025.08.12
不敵連續暴雨 雲林沿海養殖文蛤幾全軍覆沒 張麗善縣長爭取中央從速救助 幫漁民度難關2010.12.30
提醒農漁民做好防寒措施減少農業災害損失2021.09.24
狐臭會遺傳!醫師提醒別忽視狐臭家族遺傳問題2025.04.09
「103斗南幸福巴士」正式啟航 提供斗南鎮內偏遠地區鄉親更便捷貼心運輸服務2013.05.29
斗六絲瓜節熱鬧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