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16:55

亞洲大學發明團隊 參加國際發明展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霧峰報導
2011.05.19
亞洲大學創意設計暨發明中心,花了250萬元組成龐大的發明團隊,計41人,31件專利作品,今天前往馬來西亞參加2011國際發明展。校長蔡進發於行前鼓勵說,這些作品大多是學生透過日常生活的觀察,所引起的發想,不少作品都與綠能環保、關懷社會弱勢有關,顯示環境與人文的創意,已是發明主流。 該中心總監鄧鴻吉老師說,亞洲大學為開發學生的「金頭腦」,開設了「社會關懷商品專論」課程,半學期間,從70件發明作品中,選出26件;連同亞洲大學所辦的全國19歲以下青少年發明競賽中得獎的5位同學作品,一起參加這次發明展,也是國內參展的最大發明隊伍。 鄧總監指出,亞洲大學為培育學生的「創意財」,去年成立創意設計暨發明中心,有5位專任教職員,負責培育發明團隊。先後參加2010年馬來西亞、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共資助15位學生出國競賽,共得4金、6銀、7銅、2特別獎,成果豐碩。另接辦經濟部工研院一年一度的「U19」全國創意發明競賽,前5名分獲15萬到8萬元不等獎金,並由亞洲大學出錢申請專利,資助出國參加馬來西亞發明展。 「光這次馬來西亞之行,就出資250萬元左右,平均每位學生6萬5千元,比他們所繳的學費都高!」鄧總監說,難得有學校願意如此大手筆培育資助學生,「從專利申請、模具製作、展位租金,到旅費支助,都看得到亞洲大學的苦心級學生的幸福!」 蔡進發校長表示,獲得國際發明獎的作品中,大都具有市場性與商品化,得獎後可成為產品量產,為消費市場做出貢獻。有位吳同學的弱勢關懷「筷子」,廠商以50萬元買得專利;另一位劉同學「會發光的腳踏車踏板」,也有廠商買下專利200萬元,蔡校長強調,「讓學生在校園內,就賺得人生第一桶金,這是亞洲大學願意投入的最大主因!」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