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熱鬧開幕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1.05.18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所舉辦的「文化資產與記憶守護、二0一一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展覽」,於十八日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熱鬧開幕,歡迎民眾參加。
十八日為國際博物館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於本月十四日至二十七日,於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推出「文化資產與記憶守護、二0一一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展覽」,共規劃四大展品,並同步舉辦主題講座、博物館市集(文創與文保商品展)、博物館網路串連活動及免費參訪等系列活動,以響應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的518國際博物館日,藉此鼓勵民眾認識博物館。
開幕儀式由學甲宅港社區媽媽所組成的「12婆姐陣」揭開序幕表演,婆姐又稱床母、鳥母或婆神,在民間傳統信仰中專司扮演保護胎兒生產平安的角色,同時也守護幼兒平安健康成長,「12婆姐陣」主要透過四項不同的陣法表演,進說淨化地方也守護在地居民的平安及健康,也象徵文建會對文化資產的細心保存。
文化資產管理處副處長施國隆表示,文化資產保存價值包括老祖宗的智慧、及人們共同的記憶,這二種價值博物館的文物、古物承載最多,另外從文化遺產來看,以文化紀念物促大部分,所以博物館跟文化資產密不可分,關係緊密,「文化資產與記憶守護」規劃有四大展示區,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四大展區包括第一展區「印象臺灣-博物館的過去與未來」,概述臺灣百年來博物館的歷史發展脈絡為主,從日治時期、國民政府遷台時期,以及不同年代所發展出不同階段的博物館特色;第二展區「博物館大觀園」,主要介紹台灣博物館類型,如歷史、藝術、宗教、考古、科學、生態、產業等,近年來主題型博物館或社區型文化館發展日趨蓬勃,該展區藉由各特色博物館,引領觀眾了解博物館的多元樣貌。
第三展區「博物館建築的故事」,希望帶領觀眾從博物館建築的整體發展來認識臺灣的博物館建築形式的演變,從早期注重文物收藏保存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到近代以「人」為本的精神從而影響博物館的建築形式,開始重視「博物館」與「人」,以及「環境」共生的概念。
第四展區「博物館守護員」,博物館不僅只有我們經常接觸的顧展、導覽、服務、志工及警衛等人員,博物館內還有具有各種專業職能的館長、行政人員、研究、典藏、修復、教育推廣、媒體公關等人員。此展區將介紹成就各博物館背後的靈魂人物,透過一些感人的小故事,一窺博物館工作人員全貌。
主題講座於十八日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求是書院舉辦兩場:第一場下午二時由國立歷史博物館-張譽騰館長主講「博物館的品牌意識」、第二場下午三時四十分由孫德鴻建築師主講「生不易,養也難、十三行博物館的設計故事與省思」;此外於十八日起二天在園區中央廣場,也有各博物館提供文創與文保商品市集,供大家選購與參觀。
為響應五一八活動,於十八日免費參觀的博物館有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台灣博物館、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北投文物館、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朱銘美術館、澎湖生活博物館、澎湖海洋資源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自一九七七年起將每年的五月十八日訂為「國際博物館日」,以結合全世界的博物館力量,鼓勵民眾參觀、親近博物館,該處今年結合國內五十多個公私立博物館並依據國際博物館協會訂定今年五一八的主題「博物館與記憶(Museums and Memory-Objects tell your story)」,籌劃「文化資產與記憶守護」展覽。
圖說:12婆姐陣。(記者楊川欽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11.28
葳格學童捐零用錢助菲賑災愛心感人2011.07.02
台中行政院長吳敦義觀賞李轂摩書畫展2011.08.09
台中市長表示對的事一定要堅持到底2012.05.16
台中經發局:儘速申辦臨時工廠登記2010.11.03
烏日仁德社區關懷弱勢族群2016.10.24
空姐罹右側甲狀腺腫瘤險失聲2014.09.03
營養師:小心月餅加柚子瘦不了2011.07.22
中市公告大安濱海遊憩區禁止水域遊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