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平僑外生美食文物展 體驗馬來風情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大里報導
2011.05.02
修平技術學院僑外聯誼社於5月2日舉辦馬來西亞文物與南洋美食展活動,展示馬來西亞各種手工藝品、服飾文化、童玩等文物。七位穿著馬來西亞三大種族傳統服裝的同學,為大家表演馬來傳統舞蹈,現場並準備南洋風味特色小吃,免費讓來賓與師生品嚐。
修平僑外生文物及美食展,在體育館地下一樓小型活動廣場舉行,展出的文物內容非常精彩,有馬來西亞傳統房社模型屋(雙子星大樓、國油燈塔、高腳屋),民俗文物、各樣童玩、零食及傳統風箏(馬來西亞的風箏又稱月箏,有月箏、半月和滿月等)等,相傳古時放風箏是為向稻神致意。除靜態解說當地風土民情外,為大家表演馬來傳統舞蹈,還教你玩馬來童玩,讓你親身體驗不同的兒時樂趣。
除了文物展覽之外,還推出南洋風味特色美食,有肉骨茶、仁當雞、咖喱雞、雞飯、沙嗲嚕嚕、麵粉糕、皇帝雞、豆腐、椰醬飯、糖醋藕片等,飲料、甜品有大紅花水、咖啡、摩摩喳喳,餅乾類有花生餅、雞仔餅、椰餅等小吃,現場免費吃到飽。
為了讓來賓們更進一步了解南洋美食特色,修平僑外生穿著傳統禮服,為每一道菜色詳細解說,其中海南雞飯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由海南移民帶到新加坡的,卻意外地大受當地人歡迎。僑外社社長蘇加耀同學說,最初的海南雞飯就是白飯配上雞肉和薑茸,後經過不斷地演化,現在還有粵式雞飯和馬來雞飯等口味。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的女兒還特地搭飛機去新加坡品嘗,所以別小看這一小碗米飯,它可是有「總統雞飯」之稱呢。
另外,工管系四年級的湯喜媚同學特別介紹了沙爹。東南亞的沙爹醬是由花生醬、椰醬、幼蝦等多種來自異國的香料調製而成,香醇無比,入口時濃濃的南洋風,令你眷戀不已。她說,沙爹這個名字的由來非常有趣,當時早期的福建移民,看到馬來人在燒烤肉串,由於語言不通,後來看到肉串上有三塊肉,就以「三塊」(福建話念Sar Tae)命名,久而久之就被人們稱為沙爹了。也有一種說法是,沙爹源自中東的烤肉串(Kebab),並由早期來新加坡經商的阿拉伯商人帶來的。
修平僑外生聯誼社指導老師葉本江表示,該社已連續5年舉辦馬來西亞美食文物展,希望藉由展出活動,讓師生們對於馬來西亞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12.15
胡志強:總統制改採內閣制應討論2012.01.05
李麗華:改善中低收入兒免費營養午餐申請2008.05.20
霧峰朝天宮舉辦祈安賜福法會活動2016.12.01
周廷彰:柳川河道設三防洪箱涵經得起考驗2013.09.30
提升服務品質市府再次進行隱匿性稽查2014.03.06
國民黨中市黨部:市長初選將公正公開2007.12.27
水門賊落網漁民安心2012.12.29
台中東海大學美術系師生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