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食品中毒高峰期衛生局:注意衛生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宜蘭報導
2011.04.25
宜蘭縣政府表示,夏季即將到來,每年五至十月是食品中毒事件高峰期,衛生局表示,今年一月迄今食品中毒事件已發生五件,就醫人數計24人。
縣府表示,發生食品中毒事件的供食場所,以一般餐廳最多,發生在自宅的事件次之,可見民眾居家烹調食品也不能輕忽,尤其夏天的冰品及冷飲商品為民眾的最愛,且因氣溫上昇,有利各種微生物的繁殖,食品也容易腐敗,稍有不慎就很容易發生食品中毒事件。
衛生局說,宜蘭縣近年來食物中毒檢出之病原菌以腸炎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居多,年初曾發生一例肉毒桿菌中毒案例,係因患者食用家庭自製之醃漬類食品所致。
衛生局呼籲民眾基於安全考量下,應選擇優良廠商製造之醃漬類食品,儘量勿自行製作,由於肉毒桿菌毒素不耐高溫,100℃加熱十分鐘即可破壞,因此食品最好加熱完全後再食用,以確保自身食用安全。
衛生局說,如民眾不慎發生食品中毒,請迅速至醫院就醫,並保留剩餘的嫌疑食品密封冷藏,及嘔吐物或排泄物,以利追查中毒原因。
另,為防範食品中毒事件的發生,衛生局每年均藉由辦理餐飲人員的教育訓練課程中,使其執行能力符合食品衛生及品質管理之要求,進而預防食品中毒事件之發生。
衛生局長劉建廷提醒鄉親,預防食品中毒有「五撇步」:
一、洗手:調理食物前徹底洗淨雙手,如有傷口應完全包紮並戴手套。
二、新鮮:選用新鮮衛生的食物,用水也必須乾淨(應使用自來水,避免地下水污染食物)。
三、生熟食分開:用不同器具處理生熟食,避免交互污染。
四、徹底加熱:加熱超過70℃,細菌才容易被消滅。
五、保存溫度:保持熱食恆熱、冷食恆冷原則(7℃以下可抑制細菌生長,-18℃以下不能繁殖),食物調理後四小時內儘快食用完畢。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25.04.24
「宜!青行動~精彩綻放」 宜蘭縣表揚青志獎獲獎青年志工團隊2013.04.12
宜蘭五結平地海芋熱門觀光景點2010.11.18
宜蘭縣果菜批發市場即將動土興工2008.06.17
法律宣導巡迴講座造福外籍配偶2010.04.01
林聰賢:行政程序簡化簡政便民2009.02.10
宜蘭縣政府全額支付教科書費用2012.02.21
宜蘭縣政府為促進宜蘭市東區再發展2009.10.09
行政院核定加發補助金予水災受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