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8/01
Friday
07:49

清水各界舉行墩仔腳震災七十六週年追悼法會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1.04.21
清水區各界於二十一日上午,在清水公園震災紀念碑前,舉行「墩仔腳震災七十六週年追悼法會」,由副市長徐中雄率領向震災罹難者上香祭拜,徐中雄表示,藉著震災追悼會喚起世人「惜福知足、自救助人、互相幫助」的精神與情懷。 民國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清晨六時二分,清水、后里等地區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一的地震(俗稱墩仔腳大地震),造成新竹與台中地區共有三千二百七十六人死亡,一萬二千零五十三人受傷,一萬七千九百多棟房屋全毀,三萬六千七百多棟房屋半倒,災情慘重;清水地區位於斷層帶,死亡人數高達三百三十人,受傷者達八百多人,房屋全倒一千四百零一戶,半倒一千九百七十三戶,清水區公所為悼念震災受難者,於二十一日上午九時,在清水公園震災紀念碑舉行「墩仔腳震災七十六週年追悼法會」,包括副市長徐中雄、市議員楊典忠、清水區長顏秋月等二十多人參與。 徐中雄表示,他個人曾經歷過民國九二一大地震,見到路斷屋倒的情形,但是七十六年前的墩仔腳大地震,當時房屋結構更脆弱,可以想像造成的災害會更大,但徐中雄提到他在閱讀許多當時的文獻後,發現當時震災後日本政府只給災民一餐便當,在隔了一週後又發放了一次飯糰,至此之後就由災民白手起家,或接受親友的食物救濟,用磚、瓦、竹子、樹葉稻草等建造簡易屋,如此又過了三、四年後再向政府申請貸款,建新房子,非常辛苦,但他也見到了當時先民的韌性與耐力。 徐中雄並表示,他感到最深的是當時人心中都存在著「惜福知足、自救助人、互相幫助」的觀念,而這也是目前世人所欠缺的,他希望藉由此次追悼會,以及上個月在日本發生的震災,喚起世人感恩惜福的心,要珍惜生命也要愛惜環境,台灣的地理環境很小,很容易相互影響,他呼籲「天災無法避免,但人禍可以預防,不要因為政治有立場而無是非、有藍綠而無黑白」,他認為台灣精神是非常可愛的,從七十六年前到九二一震災,再到最近的日本震災,都可以見到台灣關懷助人的表現,這個心要讓它傳承下去。 楊典忠議員表示,政府機關平日應該多教育下一代防災的觀念,以備不時之需;清水區長顏秋月則表示,當時清水大地震情況多半從老一輩的口中轉述得知,此追悼會有喚起民眾注重防災意識的警覺。 參加的校長與教職員們都表示,在校教學時除加強防災意識觀念外,也應該多講一些助人及社會溫馨有情的故事,讓學生從小就養成自立助人的心,對於因應天災或自助救人都有很好的幫助。 圖說:議員楊典忠、副市長徐中雄、清水區長顏秋月(前排左起)等人一起向罹難者上香。(記者楊川欽攝)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