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1/26
Sunday
10:54

桃園縣100年第一季公害陳情案件明顯減量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桃園報導
2011.04.14
桃園縣政府表示,桃園縣民眾陳情公害污染案件最新統計,今年第一季(1-3月)共計受理1,904件公害陳情案件,平均約每68分鐘受理1件,較去年(平均每48分鐘受理1件)同期減少258件,民眾最難忍受仍是異味及噪音,其中以「空氣、異味污染類」(約占 45.53 %)及「噪音污染類」(約占 28.89 %)等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之感官性公害陳情比例最高,合計占所有公害陳情案件的七成以上,顯示此二類為影響民眾生活品質的主要公害問題;此外,「環境衛生類」及「水污染類」之公害陳情案件則分居第三、第四位。 再分析今年第一季公害陳情案件之「被陳情對象」發現,以「工業類」為最大宗,「一般民眾類」、「商業類」等依序次之,更進一步統計分析顯示,「工業」之空氣污染、「一般民眾類」之環境衛生問題、「商業類」產生之空氣及噪音污染問題等,均是桃園縣縣民最無法忍受的公害問題。 比較各鄉鎮市陳情案件,「桃園市」以402件居首,其次依序為「中壢市」、「八德市」,而主要陳情類別為「空氣異味污染類」及「噪音污染類」,顯示與人口密集、工商業活動頻繁及地方特性有極大相關性,都會化程度越高,則民眾對生活品質要求越高,對感官性公害陳情比例亦較高;後續本局將針對噪音及空氣污染問題輔導業者加強自主管理,並藉由各項源頭管制措施來澈底解決,藉以提升桃園縣整體環境品質,早日邁入直轄市格局。 桃園縣第1季公害陳情件數與其他五都相比,臺北市以48.50件/萬人位居第一,其次依序為台南市(18.59件/萬人)、新北市(17.09件/萬人)、臺中市(13.55件/萬人)、高雄市(10.66件/萬人),而桃園縣僅為9.51件/萬人,顯見縣府環保局多年來致力推動源頭減案已頗具成效。 另為澈底落實源頭減案政策,已於100年3月11日成立稽查督導會報,針對一再陳情案件,每月由專門委員親自主持,召集相關科室技正級以上人員開會討論,以權責分工及資源整合辦理原則,從源頭管制澈底解決污染問題,提昇為民服務品質。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