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17:22

中醫大附設醫院辦感恩追思音樂會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臺中報導
2011.04.09
為了向器官捐贈者及其家屬表達最崇高的敬意,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於今天上午舉辦一年一度的器官捐贈感恩追思音樂會。 活動由器官移植中心鄭隆賓院長代表醫院頒贈捐贈者紀念牌,臺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祕書長吳英萊及醫護團隊代表,及受贈者與捐贈者家屬近百人出席,表達悼念追思之意。 今年邀請臺中市交響樂團贊助演出一場溫馨的小型音樂會,期盼藉由樂曲來傳達對捐贈者的懷想與思念之情。 中國附醫並製作「愛,可以再多一點點」影片,於感恩會場播放,希望透過溫馨感人的生命故事,讓社會大眾瞭解「器官捐贈」慈悲喜捨的重大意義與薪傳生命的高貴情操。 器官移植中心院長鄭隆賓表示,目前社會上仍有許多病患,等不到適合的器官因而離開人世,有部分病患家屬為了讓自己的親人也能繼續「活下去」,選擇活體捐贈與移植,但活體肝臟捐贈者也面臨不少風險。 「器官捐贈、尊重生命」理念的宣導,雖已多年,傳統的民間信仰保留全屍觀念,仍使得器官捐贈來源的面臨短缺,此為推動器官捐贈意願的最大阻礙。希望社會以「包容」來關心所有的捐贈者家屬,倡導器官捐贈風氣,發揮大愛精神,讓生命能永恆延續。 臺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表示,這是一條非常困難的路,未來官方會給予協助,讓此有意義的事能發光發熱,衛生單位就是要照顧民眾從搖籃到墳墓,現在看到走入墳墓之前,還有非常有愛心的人將器官捐贈出來照耀更多的人,小愛變大愛,非常了不起,要特別感謝這些人照料一些完全陌生的人,受贈者也因為如此能繼續走下去。 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祕書長吳英萊說,決定捐贈者往往會被家屬責怪,她本身也是器官捐贈者家屬,剛開始很排斥去醫院,後來當了器官捐贈協會祕書長後,才將悲傷的心情轉換來幫助更多的受創家屬。 一位受贈肝臟移植的白素珍表示,雖然她不知道是誰捐肝給她,但是她非常感恩,且受贈後保持愉快心情,作息正常及運動,病情恢復很快。 音樂會結束前,現場來賓、醫療團隊及志工也共同演唱樂曲「感恩的心」,音樂會後由鄭院長帶領家屬及與會來賓前往「器官捐贈紀念牌」前默禱與獻花,以追悼摯愛的親人。 圖說:器官移植中心院長鄭隆賓在感恩追思音樂會中致辭。(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