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6
Saturday
22:47

站立解尿對退化性關節炎之年長婦女有益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台中報導
2011.03.07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教授鄒頡龍醫師與復健部孟乃欣主任,楊佩瑜醫師研究團隊進行了臨床研究。共有21位平均65歲,罹患膝關節炎老年婦女接受尿路動力學檢查。分別採用坐姿,半蹲姿,以及站姿解尿,藉由尿流速檢查以及超音波餘尿測量儀來了解婦女採用不同姿勢,研究結果顯示,站立姿勢解尿對退化性關節炎之年長婦女可以得到不錯的效果。 婦女蹲者上廁所,聽起來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對於老年婦女,尤其是患有膝關節炎的婦女而言,蹲下去解尿,再爬起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膝關節炎是老年人最常罹患的疾病之一。台灣的公共廁所,許多是「蹲式」馬桶。對於有膝關節炎的婦女而言,不僅蹲下去費力,站起來更是不容易。前一陣子有新聞報導,一位老年婦女在公共廁所解尿,卻發生「站不起來」困境,還好大聲呼救,由旁人打開廁所大門,才得以脫困。 即使是「坐式」馬桶,某些公共廁所的髒亂讓女性退避三舍,不敢坐上去。許多台灣的婦女練就了一身「好功夫」,例如:用半蹲的姿勢解尿,這對於有膝關節炎的老年婦女依然是一大挑戰。半蹲的姿勢並不自然,在公共廁所解尿就像「蹲馬步」,解尿結束兩腿酸軟,甚至可能重心不穩而摔倒。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副教授鄒頡龍醫師指出,採用站立的姿勢解尿,是罹患膝關節炎的老年婦女的很好選擇。婦女可以使用自製的輔助器具,將尿液導引向前流出,婦女一樣可以採用站立的姿勢解尿。不需要與便器接觸,也不至於弄濕褲子。於外出旅行、餐廳或電影院等多種場合需要使用公共廁所時,帶來很大的方便。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教授鄒頡龍醫師等研究團隊進行了臨床研究,鄒頡龍醫師指出,研究結果顯示,老年婦女不論採用坐姿,半蹲姿,或站姿,對於排尿功能都沒有明顯影響,餘尿量不會增加,也就是說,女性採用站立姿勢解尿並不會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研究結果也顯示,即使罹患膝關節炎婦女年紀較大(受試者年齡:60至75歲,平均65歲),並不需要經過學習,第一次使用站立姿勢解尿就可以得到不錯的效果。這項研究論文,今年(2011年)已經被國際著名的期刊:「泌尿學」(The Journal of Urology)雜誌接受刊登。這也是美國泌尿科醫學會(The 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的官方雜誌。 鄒頡龍醫師指出,這項研究,是醫學上第一次以尿路動力學研究罹患膝關節炎老年婦女採取坐姿,半蹲姿,以及站姿解尿。研究完成後三個月追蹤,所有受試者均表示,如果在使用公共廁所時,不方便蹲下或以半蹲姿勢解尿,會優先採用站姿解尿;這些婦女不再擔心出門時可能無法找到合適的廁所而不敢外出,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鄒頡龍醫師指出,市面上可以買到婦女站立解尿專用輔助器。然而,輔助器並不是隨手可以買到,當婦女臨時需要在公共廁所如廁,如果身邊沒有準備解尿輔助器,仍然十分不方便。鄒醫師這項研究,由研究團隊嘗試多種摺紙技巧,只要使用身邊隨手可得的廣告紙,或是雜誌用紙,只要有基本的防水性,就可以自己折疊成解尿輔助器。只要在出門前,利用手邊的紙張折疊成的解尿輔助器,放在包包裏,就可以解決在公共廁所如廁的時候,既不敢接觸馬桶蓋,又不方便半蹲的尷尬。不僅適用於年輕女性,對於罹患膝關節炎的老年婦女更是很好的選擇。 圖說:泌尿部副教授鄒頡龍醫師用人偶示範採用站立的姿勢解尿的方便性。(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