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溪口國小捲起褲管下田插秧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嘉義報導
2011.02.22
嘉義縣溪口國小四至六年級約200名學童,今天由縣長張花冠及師長帶領,捲起褲管下田插秧,體會農夫種稻的辛勞及「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意涵。
溪口國小在溪口鄉農會輔導下,首次向農委會農糧署提出100年學童種稻體驗教育活動,選定今天為插秧日子。
儘管氣溫回暖,田裡水溫依然冷冽,小學生戴著親手彩繪的斗笠,頂著微冷寒風,埋首插秧,田間不時傳來陣陣笑語。
縣長張花冠、立委陳明文、鄉長劉純婷、縣議員詹金繪及溪口鄉農會總幹事孫英興、溪口國小校長何嘉祥等人,率領學生依傳統習俗上香祈福,祭拜天地,祈求上天庇護風調雨順收成好,再將「秧苗、鋤頭、斗笠、鐮刀、水桶」五寶交給學生,代表傳承農作意義。
隨後在農事達人示範解說下,張花冠等人戴斗笠、捲褲管,一起和學生下田插秧,映襯出一幅溫馨的農村景像,呼應縣長張花冠田園城市新願景。
元月底曾率縣府一級主管下田插秧的張花冠,對插秧工作很有心得。
她說,從插秧一事體會到唐朝布袋和尚所說「彎腰是學習謙虛,退後是向前,水中可見天」哲學,而插秧工作就像教育必須深耕泥土才能做好扎根工作,嘉義縣雖然是窮縣,但學校仍應注重基本教育重點,加強品格、英語與生態教育,每個孩子都能「對人感恩、對事負責、對物珍惜」,以後進入社會後有競爭力,充滿自信。
校長何嘉祥表示,為執行這項種稻體驗教育計畫,學校承租校旁一塊3.6分農地,完成插秧後,接下來將有整年度的課程,完整的稻米生長過程體驗,並設計相關活動讓學童參與,包括水稻生態認識、稻作生活記錄、農村俗諺教學、驅鳥工具的製作、米食創作學習及歡樂慶豐收活動等,提供不同的學習經驗,讓學童體會「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意涵。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10.14
88風災轆仔腳基地第二期永久屋入住抽籤2008.07.14
台塑認養大林國小新建教學大樓動土2010.02.03
「愛老虎油 I love you」幸福紅包袋2009.04.06
嘉縣98年縣長盃國中小學棒球賽開打2010.07.05
免費營養午餐又喊卡抨擊馬英九亂開支票2008.05.05
香甜多汁的嘉義縣鳳梨今年熱銷日本2011.02.17
嘉縣首座檳榔梗廢棄物堆肥場今啟用2013.11.17
嘉縣大埔瘋單車熱鬧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