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股開台尊王「國姓公」過爐大典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1.02.20
五股開台尊王「國姓公」過爐大典於20日上午11時20分駐駕在斗南鎮石龜溪天后宮,值年爐主蘇福盛在斗南鎮長張勝雄、鎮代主席黃張寶蓮、縣議員蔡東富、簡慈坊及地方民代及士紳的陪同下進行「國姓公」安座大典,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及參加過爐大典的民眾闔家平安。
五股開台尊王「國姓公」過爐大典於20日早上7時30分在大埤鄉豐田村後溝仔社區成功廟發炮起駕,接駕人員於11時在石龜溪社區入口集合接駕,於11時20分在石龜溪天后宮舉行安座大典,參加過爐大典的信眾相當踴躍,多是自發性參與,來自縣內四湖鄉、崙背鄉、斗南鎮、虎尾鎮、大埤鄉與嘉義縣溪口鄉等12村、里信徒萬餘人參加,石龜溪社區居民家家戶戶也大擺流水席,宴請這些參加五股開台尊王「國姓公」過爐大典的虔誠信眾。
縣府民政處表示,有關「國姓公過股」的文獻記載,依目前發現最早的為民國53年出版的「台灣省嘉義縣寺廟文獻大觀」,至於國姓公祭祀的緣起眾說紛紜,但較為一致的說法為:鄭成功343年前渡台後,「國姓公」家族後裔有5位兄弟分別居住於雲林縣及部分嘉義縣等村庄,各部落分別為長房股(四湖鄉崙南、崙北及廣溝厝)、二房股(土庫下湳)、三房股(斗南石龜溪、南靖厝及聯豐)、四房股(大埤聯美村、興安村及嘉義縣溪口游西村)及五房股(崙背大有村),嗣後經鄭氏後裔開會討論並訂為每年農曆正月16日為團拜日,為將傳統文化傳承下一代,與讓更多的社會各界人士參加過爐大典,及配合時代潮流,迎合工商業的需求,過爐大典自民國98年開始則改在農曆正月16日後的星期日舉行,這項習俗沿襲迄今已逾百年歷史,至於為何會分為五房輪流祭祀,又為何會演變成現在的五房股五個不同聚落群,則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但相同的是對國姓公的信仰不變。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24.07.16
立委劉建國爭取9,052萬修復經費 修復工程開工2008.12.08
馬光國中座談允諾全力發展棒運2025.04.18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 立委劉建國邀農業部長與漁民座談2008.06.08
斗南鎮農會理事囤積肥料牟利為警查獲2017.02.16
智慧電子應用設計賽 95件進入決賽2011.07.15
虎尾警辦理全警局員警服務態度觀摩演練2025.09.01
四湖鄉保長活動中心將修繕升級 雲林縣長張麗善籌措286萬打造長者友善空間2020.10.18
歡慶福興宮六合池啟燈儀式暨開漳聖王文化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