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順天國中學生與慈濟志工體會生命
台灣新聞網記者陳祐堂/台中報導
2011.01.21
大甲順天國中全校師生在寒假的第一天,特地邀請慈濟志工到校進行一場「與種子對話」生命教育課程,全校師生共同宣誓成為順天國中的環保志工,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學生從家中帶來缺一角的容器或是回收的瓶瓶罐罐,而慈濟志工特地為同學挑選種子,而這些種子都是志工們敲破硬穀,細心晾乾,預計三個月後才會發芽,發芽期正巧是國三學生參加基測的期間,學生拿著原本裝巧克力的盒子仔細種下種子,澆水、鋪上麥飯石,並表示會將種子放在書桌上陪他讀書,種子用力長大,他努力唸書;另一名學簡郁錡則表示,用謹慎的心來照顧,用一份很值得紀念的心情,希望種子長得好,當然自己的基測也考得好。
植物無語,卻訴說著天地間的大道理,有些事不用言語叨絮就可以把大家帶到另一個境界、不同層次的思維中去探究根柢意涵;大甲區順天國中校長廖玉枝在親自參與過慈濟志工的「與種子對話」課程後體會猶深,認為透過這樣的課程,可以增加學生生命的深度,而一個有深度的生命是不會有暴戾之氣的。
這堂課程緣起,原本只是為了環保,心想能多種些植物,也是回饋地球的環保方法;而回收破舊的瓶罐、茶壺當做花器,換一種型態,讓生命、物命延續,而單純的一念心,一群家庭主婦,開始展開行動,從撿種子、清洗、培育、植栽、對話、與大眾結緣。
推動的成員之一慈濟志工周玉霜拿起兩盆盆栽表示,八分熟的種子掉下來如早產兒,與十分熟掉下來的種子相比,先天條件不同,成長速度就不同,但細心照顧,可以迎頭趕上,也許我們現在反應比其他同學慢,或者父母忙忽略了我們,但是同學千萬不要枉自菲薄,因為之後一定會長的更棒更好。
順天國中廖玉枝校長自己親手照顧了三十六盆種子盆栽,在二0一0年校務會議中,親手分送給每位導師,並跟老師分享她的觀察種子迸出來的那一剎那,透過照顧生命的過程關照自己的成長,讓身處蛻變期的國中生,能更加體會父母的心。
圖說:慈濟志工為學生們解說生命的意義。(記者陳祐堂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07.11
中市水利局透過公所發放沙包2021.08.02
打造安全舒適旅遊環境 太平霧峰熱門步道翻新完工啟用2015.07.02
中市環保局鼓勵回收水果網狀套袋2010.12.17
中縣舉辦益生菌學術研討會2011.11.17
台中環保驅趕麻雀法成效佳2011.04.13
2011青少年數學國際城市邀請賽2017.06.30
直升機吊掛訓練出意外墜海人員被救起2013.03.06
中市將實施全國首創容積移轉新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