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君科技研發台灣第一支人工牙根今上市
台灣新聞網記者曾秀誕/高雄報導
2011.01.09
高雄市政府表示,南科高雄園區鴻君科技公司,成功研發台灣第一支人工牙根,產品今天正式上市,搶攻龐大的人工植牙市場,預計將創造近億美元產值,高雄市長陳菊到場見證。
她除高度肯定鴻君的研發成果,並籲請中央正視南台灣產業發展,也歡迎更多廠商到高雄投資,市府會盡力提供行政支援,讓產業更加蓬勃起飛。
全球植牙市場龐大,每年約有31億美元的產值,隨著老年人口逐年攀升,植牙市場過去10年間以每年20%上成長,而台灣每年約有20萬顆牙根使用率,然國內尚無自有人工牙根,多半仰賴歐美進口,政府過去雖輔導傳統金屬工業轉型,發展人工牙根技術,由於投資金額龐大,加上技術困難,始終無法順利生產。
座落於南科高雄園區生技醫療器材專區的鴻君科技,從96年起與台北醫學大學執行產學合作,98年通過第三等級植入式醫療器材GMP認證,成為國內首家也是唯一的人工牙根製造廠,99年更率先研發出台灣首支人工牙根,命名為Ti-one101,並獲衛生署認可,成為台灣第一個自行研發生產、自有品牌的人工牙根系統。
鴻君科技今天上午在高雄園區廠房舉辦台灣第一支人工牙根上市發表會,同時為台北醫學大學進駐高雄園區揭幕,包括董事長鄭鴻君、市長陳菊、行政院國科會副主委張文昌、南科管理局局長陳俊偉、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執行長伏和中、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李祖德等人,及多位產官學代表皆蒞臨見證。
陳菊表示,中央過去在產業佈局上,污染產業多位於高雄,發展之路艱難,她感觸甚深。
她高度肯定鴻君開創一條路,讓台灣在國際上抬頭挺胸,並希望中央與地方共同努力,讓南台灣有新的發展可能,也歡迎更多廠商進駐投資,市府會全力提供行政協助,減少投資障礙。
此外,捷運與高科發展息息相關,市府已將延伸至路竹的計畫提送中央,期待能儘速執行,帶動產業發展。
鄭鴻君說,鴻君科技過去主要生產螺絲等扣件零件,後來轉型成生技醫療產業,擁有厚實的金屬加工傳統產業技術與經驗,很慶幸得到台北醫學大學策略聯盟整合,成功開發台灣第一支人工牙根,且已達歐美先進國家水準,命名為Ti-one101,同時宣告台灣正式加入國際人工牙根市場。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22.05.03
台灣高鐵端午節疏運加開39班次列車5/5(四)凌晨開放購票2022.05.07
中鋼董事會通過投資32.44億 進行軋鋼一廠「新增條鋼二場直棒鋼精整線」計畫2015.11.23
渡輪站規劃陳菊:優先考量市民利益2017.10.03
2017生態交通全球盛典示範社區參訪2014.10.02
如何選用安全農產品首度開講2011.08.10
大彩虹音樂節高鐵套票今開賣2017.07.25
中鋼公司上半年稅前盈餘98億138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