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16:35

台中退役空軍士官長用雕塑呈現霧社事件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清水報導
2010.12.29
退役空軍士官長李俊宏,憑藉著對藝術創作的熱情,在退役後創作僅短短三年多時間,即辦理了生涯中的第一次個展「霧社事件意象」。 這項展覽將自即日起至明年一月二十三日止,於港區藝術中心掬月廳展出,展出二十二件以霧社事件主題的一系列人物雕塑,走入展場,彷彿重現了霧社事件當時轟轟烈烈的抗日戰爭情形,在霧社事件屆滿八十週年展出,別具意義,歡迎喜愛雕塑或對霧社事件有興趣民眾前往聆聽。 霧社事件是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無法抹滅的記憶,隨著本土意識抬頭,此一塵封久遠的歷史議題漸受到重視與討論,二00一年七月九日中央銀行更以抗日英雄莫那努道肖象發行了台灣第一枚二十元流通貨幣,說明了國人對這段歷史深切的情感及深耕本土化的重視。 藝術家李俊宏對這段歷史的探索始於手頭上的一枚莫那努道頭像二十元硬幣,為了呈現事件中的歷史人物,早期以石材為主,創作了頭目、出草、大地的舞者等作品,後因石雕創作無法呈現他想表達的意象,改以泥塑創作,此階段以颱風眼延伸放射性線條概念與人體結合,銳利的線條似流竄全身沸騰熱血,並隨肌肉起伏形成一種特殊的韻律,形塑出戰爭狀態中勇士形象,作品如:莫那努道、賽德克勇士、拂曉出擊、捍衛者等,並以作品「莫那努道」於民國九十六年第一次參賽即奪得台中縣美展雕塑類第一名。 二00九至二0一0年間則藉由人物的肢體語言,呈現隱含於歷史事件中的精神意涵,作品如:對峙、挺起胸膛邁開腳步、屈膝、山林中的怒吼、聆聽大地的訊息、挺進、扛等,藝術家李俊宏自空軍退役後,專職從事雕塑創作經歷雖僅短短三年,卻已榮獲台中縣美展、桃城美展及中部美展雕塑等獎項,在雕塑方面有相當優異成績。 藝術家李俊宏表示:創作期間有時是茫然的,惟當一件作品完成,又欣慰於向理想目標邁進。此次展覽以霧社事件意象為主題,除了將歷年來作品作一完整呈現外,也期望獻給認同這塊土地及當年用生命捍衛台灣的勇敢賽德克族人。 圖說:李俊宏老師在現場創作情形。(記者楊川欽攝)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