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底體質 抗寒過冬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10.12.15
每到冬天,對於「冷底」體質的人來說,手腳永遠冰冰冷冷,好像穿再多也不會暖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陳香霓建議,這類虛寒症病患宜趁早改善體質,藉飲食、中藥和運動來謀求暖烘烘的冬天。
陳香霓說,冷底者在冬天容易合併鼻子過敏、氣喘、感冒等問題,兼有臉色蒼白、倦怠無力、頭暈目眩、心悸、腹瀉、消化不良、腰膝痠軟等症狀,婦女甚至痛經、白帶增多,男性則導致遺精早洩。醫學上將嚴重的手腳冰冷、末梢皮膚變色、局部麻木或疼痛等,出現末稍血液循環不良的症狀,稱之為雷諾氏現象。病患族群以老人家、婦女、慢性病患者最多。
冷底者的抗寒配備,除了電暖器、厚襪、手套、羽絨被之外,補氣、養血、溫陽的藥飲也可入列。陳香霓說,為解決現代人因忙碌無暇煎煮中藥的煩惱,中醫部研發了真空藥液包「活力元氣湯」,由黨參、黃耆、當歸、熟地、枸杞、大棗等十六種藥材煎煮而成,可直接加熱服用,也可搭配排骨、雞肉等食材,煮成藥膳鍋來冬令進補。由於葷素皆宜,冷底者多能快速達到氣血雙補、調陰整陽的效果。
一位二十多歲的大學女生,服用二星期後,手腳冰冷的症狀開始改善,經過二個月一天一包服用,現在不會怕冬天來臨了。
陳香霓醫師說,服用「活力元氣湯」,日常飲食宜增加攝取辣椒、胡椒、咖哩、生薑、大蒜之類的辛香料,且避開瓜類、海鮮等寒涼食物及冰冷飲品。加上適度運動,都有助於產生熱能,改善四肢冰冷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寒証的辨証比想像複雜,真熱假寒、上熱下寒、外熱裡寒都有可能,單純的手腳冰冷未必就是真正的冷底體質,盲目進補也就難以對症下藥。經由中醫師把脈望聞問切,應是最好的判斷方式。
圖說:陳香霓醫師展示「活力元氣湯」的藥材及烹調方法。(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05.01
 台中一中創校九十八週年校慶2011.04.15
 新聞局陪同總統參訪李安導演拍片現場2013.11.20
 台中正副市長勘災車租賃比買車划算2015.06.30
 府會合作新政上路2011.12.20
 加工出口區中港園區百年破百億創新高峰2016.03.15
 枇杷美味張光瑤:納2018台中世界花博特產2011.03.17
 紙風車於十八日在梧棲區演出2008.11.07
 駐站藝術家期末聯展8日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