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珠寶首飾工藝及設計人才培育推廣計畫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台南報導
2010.12.09
台南縣政府表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主政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於2010年1月7日立法通過,無疑為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新里程碑。
工藝,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基礎。工藝產業就家數而言,是臺灣位居第二的產業,在營業額方面則排名第四,無論就家數或營收,均可顯示「工藝產業」龐大的經濟規模。依據經濟部所規範的工藝產業項下15個行業類別,其中與貴金屬首飾製造、加工、零售、批發等關係產業竟佔14項之多;換言之,「珠寶首飾產業」等於是「工藝產業」的龍頭。
珠寶首飾工藝長期以歐美國家為發展主流,「西式風格」一直是珠寶首飾的刻板印象;當前亞洲新經濟市場的快速崛起,東方應主張建立新珠寶形式。
臺灣人民思想自由先進、中華文化承續厚實,有絕對的優勢條件主導「東方珠寶藝術」的創始與走向。遺憾的是,迄今教育體系中仍無設置「珠寶工藝」專門學科,傳授專業的智能及技術,加上家族企業型態的長年壟斷設限,新生代總是不得其門而入,導致接續人才短缺,惡性循環迫使外銷與製造生產部門大幅萎縮,而零售部門銷售金額卻是相對持續攀升,透顯出中國與東南亞價格低廉的產品入侵,仰賴「進口」已經嚴重威脅臺灣珠寶工藝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現階段臺灣亟需珠寶產業承續人才的養成,然而隔行如隔山,人才的培育以啟蒙為重,統合「產、官、學、勞」全方位觀點,導入「市場機制、產業型態及發展脈絡」等關鍵議題,強調「入行」及「學以致用」,同時規劃辦理各項人才推廣、輔助行銷活動,積極促進產業交流互動,提高學員能見度並創造就業機會。
全球每五分鐘就有一個新科技被突破,科技取代人力勞動勢不可擋,過度機械化製造相對壓抑著手工藝創造本能的退化;所幸,珠寶首飾工藝產業仍保存著高密度的人工需求,因為機械永遠無法仿製創造人性價值。學習提升競爭力、締造新觀念,參與社會教育進修活動,除增廣見聞、儲備第二技能,更是建立人際網絡的雙贏管道。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12.02
國產大豆品質佳契作面積增產量2008.07.23
藝姿舞集出國巡迴演出授旗儀式2010.04.17
麻豆文正國小圖書館揭牌啟用典禮2008.08.03
許姓宗親會舉行祭祖大典2008.04.10
崑山科大視訊系「頂級吐司-切邊影展」2009.05.02
蘇煥智出席太康國小幼教大樓落成剪綵典禮2011.01.31
賴清德視察仁德區公所探訪民意2011.11.24
「營業衛生管理自治條例」將送市議會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