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金銀礦山首次交流
記者袁鴻祥/台北報導
2008.03.20
去年〈2007〉7月甫列入世界遺產的日本『石見銀山』之主管政府機關島根縣教育廳文化財課主任和田謙一等2人,20日前來臺北縣金瓜石黃金博物園區參訪,在園區代理館長王騰崇的介紹之下,對於台灣金礦山的歷史發展與礦業遺址有初步的瞭解,並與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二處處長李戊崑及中國科技大學、臺灣大學等學者針對金銀兩礦山的礦業發展與文化遺產保存進行官方與學術的交流座談,也間接達到了以文化增加國際能見度的目的。
一行人上午在黃金博物園區參觀並進行交流座談會,並享用了園區極具特色的礦工便當,下午則實際走訪具世界遺產潛力的金瓜石、水湳洞地區的礦業遺址如金瓜石神社、水湳洞選煉廠與廢煙道等,傍晚則拜訪九份的台陽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晚上則在九份的茶館用餐茶敘。
一整天的參觀行程下來,日本方面對於園區的規劃與縣府在金瓜石、水湳洞地區未來要以文化景觀方式進行動態保存給予正面肯定,並分享石見銀山成為世界遺產的相關經驗供園區與文化局參考,更期待未來雙方對於文化保護工作上近一步的交流合作。園區代理館長王騰崇表示,園區於去年開始獲得文建會區域型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計畫的補助,針對曾獲為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的金瓜石與水湳洞地區委託中國科技大學進行調查與研究,初步提出以文化景觀作為金水地區文化資產活化與保存的主要方式。今年1月透過中國科技大學波多野想助理教授的居中聯繫,至日本石見銀山進行私人拜訪。
王騰崇說,1月的拜訪之旅,對於日本在文化資產的保存與管理概念印象深刻,且在向聯合國申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努力與付出深感佩服。而此次島根縣石見銀山前來園區參訪交流,雖然只是受邀請而來台灣的私下訪問行程,但對於向國際推廣臺灣在文化資產領域的努力與耕耘與臺日文化交流則是一大助益。
這次日本石見銀山與金瓜石黃金博物園區的交流經驗,可謂是國內首次以礦山文化的面貌與國際接軌,意義可說是非常深遠,雖然園區在文化資產領域的耕耘才剛剛起步,但對於未來的發展是抱持樂觀的想法,也期待未來能與國內外相關的部門多進行交流,對於文資的保存與活化進一份心力。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7.12.08
廣盛宮舉行三天遶境活動2008.09.24
北縣失業率全國最低2008.04.08
2008年的中和潑水節2012.08.05
朱立倫視察江翠礫間及浮洲人工濕地2008.12.19
北縣鋪設磚紅色路面有效降低車禍2007.11.07
搗破藉民俗技藝吸收學生暴力討債竹聯組織2014.06.03
新北市城發局:社會住宅租金皆低於市價2007.11.30
擁抱理想腰圍聖誕老婆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