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引進腳踏車發電校園亮起來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烏日報導
2010.11.05
去年哥本哈根能源會議中,主辦單位透過15輛腳踏車同時踩動的力量,點亮了廣場上的聖誕樹。
現在,明道中學校園內也出現了兩部能發電的腳踏車。明道去年與台達電子合作,推動全校式經營能源計畫,推廣「腳踏車發電」,不僅燃亮校園裝置藝術,還將舉辦卡拉OK大賽,讓學生以踩踏腳踏車提供音響電力,既健康、有趣又環保。
明道中學去年獲選台達電「全校式經營能源標竿學校」,在計畫補助下,委由運動器材廠商協助製造,將室內腳踏車改裝成為具發電功能的設施,透過踩踏運轉,將動能轉換為電能,再儲放於電瓶內,可供應裝置藝術燈泡、麥克風音箱電力,並兼具運動、發電、教育及環保功能。
該腳踏車近來朝會升旗台上公開展示,由校長親自示範踩踏,藉以宣導節能減碳、珍惜能源的重要性。
為擴大宣導,校方還特地培訓一批綠色能源志工,到社區操作、展室「腳踏車發電」,以具體行動實踐環保、落實節能。
主持該計畫老師蔡椿華表示,腳踏車發電建置結合綜合高中部科技群的課程,涵蓋發電原理、電子電路、動能運轉等教學,不僅是節能器材,更是學生研究、實驗的教具。
未來擴大利用,將能提供夜間裝置燈泡,點亮校園。更計畫舉辦具趣味性的「腳踏車發電卡拉OK大賽」,學生以踩踏腳踏車提供麥克風及音響電力,既競技歌藝,也考驗體力。
擔任綠色能源志工的綜三陳盈儒,於朝會時期公開操作腳踏車發電。他因就讀科技學程、對發電原理有興趣而加入志工,親自體驗後發現能源發電的魅力。
陳盈儒表示,腳踏車發電還有很多可行性,如能加以開發,未來邊騎車邊聽音樂、吹電風扇都將不是問題。
明道中學校長汪大久表示,學校身為全國「全校式經營能源標竿學校」,希望塑造一個「做中學、學中做」、「以大地為教室、以自然為教材」的學習情境。透過教學,融入節能減碳資源循環、環境永續、生態循環等主題,深化3E(生態、環保、能源教育)之概念,結合師生、家長、校友與社區努力,讓節能環保觀念向下扎根,進一步營造對環境友善之低碳校園。
圖說:明道引進「腳踏車發電」,校園亮起來。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21.01.21
雲嘉南濱海地區觀光圈旅行社 媒合交流拓客源2010.11.11
上山捕捉地籠蜂途中遭虎頭蜂螫傷2010.12.21
中縣酒駕路倒還呼叫酒友嗆警被送辦2011.05.03
台中議員要求設嬰兒信箱與安養院2008.02.28
媒體通路集中採購案台水配合意願低2018.08.02
中市提高路外場親子車格比至5%2011.04.14
台灣彩墨風尚展4/16在全球藝術中心開幕2015.11.12
中市國家歌劇院與松竹五號橋獲金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