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清理家園作好防護避免感染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宜蘭報導
2010.10.28
1021洪水災害過後,民眾易因接觸污水、污泥或環境積水病媒蚊孳生等,造成災後傳染病疫情,常見疾病包括: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登革熱及腸道傳染病等。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98年莫拉克風災過後,僅八月至九月間南部災區,就發生150餘例鉤端螺旋體病確定病例,其中1例死亡。鉤端螺旋體病是由鉤端螺旋體感染產生的疾病,而鉤端螺旋體經常是存在於環境土壤或污水中,人類可能經由皮膚及黏膜傷口,接觸到受動物尿液污染的土壤或水而得病,少部份因直接接觸動物及其組織而感染。宜蘭縣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災後清理家園時,務必做好手部、腳部防護,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工作完畢或裝備卸除後,仍應以清水及肥皂洗手,避免感染。
衛生局同時籲請臨床醫師,如發現病患出現鉤端螺旋體病的臨床症狀,且個案於發病前一個月內,曾有接觸動物、野外活動或暴露可能遭受污染之環境(如污水、溼土等)等流行病學相關條件,即應懷疑罹患鉤端螺旋體病,應立即通報衛生單位,並給予適當治療。民眾若有災後防疫相關問題,可參閱疾病管制局網站或撥打防疫專線洽詢。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9.03.30
 宜蘭綠色博覽會入園人次達十萬2009.08.24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務服務訓練2013.11.08
 宜蘭成立食品安全稽查及取締小組2010.08.02
 宜蘭環保局加碼補助淘汰老舊四行程機車2010.02.01
 婦女生育津貼今受理申請2012.09.11
 壯圍田菁災損慘拿不到補助2012.07.18
 宜蘭-散裝食品徹底標示保障消費者權益2025.04.24
 「宜!青行動~精彩綻放」 宜蘭縣表揚青志獎獲獎青年志工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