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清理家園作好防護避免感染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宜蘭報導
2010.10.28
1021洪水災害過後,民眾易因接觸污水、污泥或環境積水病媒蚊孳生等,造成災後傳染病疫情,常見疾病包括: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登革熱及腸道傳染病等。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98年莫拉克風災過後,僅八月至九月間南部災區,就發生150餘例鉤端螺旋體病確定病例,其中1例死亡。鉤端螺旋體病是由鉤端螺旋體感染產生的疾病,而鉤端螺旋體經常是存在於環境土壤或污水中,人類可能經由皮膚及黏膜傷口,接觸到受動物尿液污染的土壤或水而得病,少部份因直接接觸動物及其組織而感染。宜蘭縣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災後清理家園時,務必做好手部、腳部防護,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工作完畢或裝備卸除後,仍應以清水及肥皂洗手,避免感染。
衛生局同時籲請臨床醫師,如發現病患出現鉤端螺旋體病的臨床症狀,且個案於發病前一個月內,曾有接觸動物、野外活動或暴露可能遭受污染之環境(如污水、溼土等)等流行病學相關條件,即應懷疑罹患鉤端螺旋體病,應立即通報衛生單位,並給予適當治療。民眾若有災後防疫相關問題,可參閱疾病管制局網站或撥打防疫專線洽詢。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12.07
國產地熱發電機組宜蘭試車2008.08.04
宜蘭國際蘭雨節破35萬人潮2009.11.13
宜蘭縣府辦理安平橋暨橋台護岸改善工程2024.07.18
宜蘭縣政府免費配老花眼鏡 社區巡迴列車開往冬山2008.11.19
宜蘭將舉辦增能研討暨磐石獎頒獎典禮2013.11.08
宜蘭成立食品安全稽查及取締小組2011.04.26
連鎖速食及飲料店未設回收桶最高罰30萬2010.05.10
宜蘭辦理千人減重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