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6
Saturday
20:57

新竹市長現勘新光路蔡氏門樓

記者許立昌/新竹報導
2008.03.17
新竹市長林政則17日,現勘新光路蔡氏門樓,指示文化局林松局長考證歷史加以維護,保存既有風貌,成立「光復里文化公園」做為鄉土教材。 新光路蔡氏家族,是新竹市東區一帶望族,前東園國小蔡英就是當地傑出後代,而蔡氏家族於嘉慶年間由泉州渡台發展,除開闢田庄外,並兼營投資木材生意,後因家族愈發顯望,1922年建造了四合院形制的瓦葺宅第,宅第座東朝西,左、右、前均有水圳經過,屋後有大片果樹林園,從現存規模可以想見昔日大宅門的風光與盛采。 民國81年開闢新光路,老宅一分為二,再加上公廿號公園啟用,所剩老宅部份又次第拆除,僅留下古宅的土埆包磚用樓部份。這一座近百年門樓不勘風吹日曬雨淋,原計劃拆除,經新竹市光復里里長余旺財及蔡家後代大力奔走下,民國90年2 月進行修復工程,包括門樓本體修復,設立解說牌及夜間照明設備,保留成為公園景觀。 林政則現勘後認為蔡氏宅第門樓至少有以下幾點意義,第一、地方家族生活歷史的痕跡,第二,全民的文化資產,第三,教育功能,第四,休憩功能。 在剝落的土埆中仍依稀可以看見,先人在沒有水泥的年代以粗糠混著泥土砌成牆面,林市長認為是一個很好的鄉土教材。 指示文化局林松局長,就既有的部份加以維護,重修解說牌,以大理石重述「光復里文化公園蔡氏宅第歷史沿革簡介」,另外門樓部份是否鑴有舊式匾額,或是文字,在考證後重新複製。其次,公園已是附近住家居民平日休憩地點,對於植栽綠美化,環境整理也必須兼顧,讓文化科學城能兼顧和落實。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