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6
Saturday
05:12

新北市數位志工大隊成軍深耕社區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台北報導
2010.10.18
3年前,臺北縣政府率全國之先推動「縮短數位落差計畫」,從縣民免費電腦課程做起,至今超過10萬名縣民從完全不會電腦,進步到只靠手上的滑鼠,就能悠遊網路,展開數位新生活。 縣長周錫瑋表示,今年下半年開始,縣府又有新創舉,不僅招募成立一支百餘人的「數位志工大隊」,深入各鄉鎮、社區推廣數位學習,還將陸續整理汰換的公務電腦,贈送弱勢家戶作為公益再生電腦,有計畫地提高臺北縣民整體的數位化程度,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增加幸福感,逐步打造新北市成為數位、樂活、幸福的新家園。 周錫瑋今天在石門鄉石門國小主持「新北市數位志工大隊成軍暨公益再生電腦捐贈記者會」時,做了以上宣示。 他說,在這個資訊化時代,「不會電腦,人生是黑白的;會電腦,人生是彩色的」。 他肯定縣府研考會、資訊中心的努力,引進民間志工進入社區推廣數位學習,一段時間過後,將會帶領更多縣民擁抱數位生活,除了對就業謀職有幫助,像自己用電腦編輯家人的生活照,也能增加生活樂趣,時下流行在網路上賣東西,臺北縣有很多地方特產,縣民學會電腦和上網之後,也可以上網行銷,創造更大的經濟產值。 周錫瑋表示,今年底臺北縣就要升格為新北市了,因應升格成直轄市的需要,新北市必須邁向國際化、與世界接軌。過去幾年,臺北縣在生態、環保、藝術人文、教育等方面不斷創新、領先,持續朝「向上躍升的幸福城市」努力打拚,包括研考會和資訊中心持續在做的免費電腦課程、在29鄉鎮成立30個數位希望據點,以及現在要動起來的數位志工大隊社區服務,都讓縣民輕鬆進入網路世界。 周錫瑋說,縣府這麼積極、持續投入資源讓更多縣民走進數位生活的新境界,不但能透過網路打開縣民的視野,開創更多幸福生活的可能,也讓縣民掌握在現代社會生存的數位能力,進而培養新北市的競爭「新勢力」。 這次由資訊中心招募的一百多位「數位志工」,都具有一定的資訊能力,他們多半是在臺北縣境大專院校就讀的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參與縣府的「推動數位希望計畫」,深入社區教縣民學電腦、上網、製作部落格等。 「參與數位志工是很好的公民教育,透過服務他人來深化自己。」響應數位志工計畫的德霖技術學院國際企業系系主任李培銘認為,該校重視品格教育,經常鼓勵學生到校外做志工,返校後,學生待人處事態度常有明顯轉變,有利培養年輕學子和社會建立和諧的伙伴關係。 報名參加數位志工的德霖國企系四年級學生許家綸表示,當志工不僅服務別人,其實也是強化、改造自己的好方法。過去他是個害羞、不善言詞的大男生,大三參加偏遠地區兒童課輔志工後,讓他學會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因此敢開口表白,最近才交了女朋友,並發現自己要學習的還很多。這次縣府提供數位志工名額,他和女友決定一起報名參加,「做有意義的事,也給自己新的挑戰」。 縣府研考會主委王振軒表示,借重數位志工的專業和活力,配合縣府在29鄉鎮開設的30個數位希望據點,可望更活化縣民的數位學習意願。 另外,縣府每年會汰換一定數量的公務電腦,這些舊電腦加以整理後,轉成「公益再生電腦」,提供給弱勢家戶,就是幫助他們實踐數位生活化的新希望。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