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腎會遺傳有家族病史者應即早檢查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0.10.12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內科主任黃耀毅、腎臟科醫師曾千慈召開「會遺傳的泡泡腎-體顯性多囊腎」治療成果記者發表會。
腎臟科醫師曾千慈說,體顯性是指疾病經由染色體遺傳,遺傳機率50% ,男女患病率相同,患者子女有一半機率遺傳到異常基因而發病。
曾千慈說,有一位70歲老伯伯腎功能不好,今年夏天出現精神不濟、尿毒指數飆高等症狀,檢查後發現腎臟滿布囊泡,洗腎後精神恢復。
曾千慈說,泡泡腎會遺傳,若有家族病史,早檢查、早治療為宜。
曾千慈質疑老伯伯患有會遺傳的泡泡腎,建議2子1女檢查,果然發曾千慈現其中1 男的腎臟也長滿泡泡,有遺傳性泡泡腎家族病史的患者,宜透過超音波早期檢查為宜。
曾千慈說,泡泡腎初期沒有明顯異狀,也不容易看到水泡,患者通常在30歲至40歲時,腎臟才會出現水泡,過了40歲若沒有發現腎臟囊泡,即非此病。
她說,泡泡腎出現年齡愈早,恢復愈差,最後大多走上洗腎一途,占洗腎人口的1 成,雖然,腎功能衰退受損速度因人而異,泡泡腎患者有一半以上在50歲至60歲就要洗腎。
至於泡泡腎發生原因,曾千慈說,臨床研究至今不明,也沒有藥物可讓囊泡停止生長或消失,除了有家族史、高血壓、腎功能不全、腰酸背痛等患者,為預防慢性腎臟病照護原則,應及早檢查,並要避免不明藥物(亂吃藥)、飲食應低鹽低蛋白、嚴格控制血壓(130/80)、定期追蹤腎功能。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10.06
雲林國樂團《重陽飄樂》敬老音樂會2021.03.19
雲檢續行偵辦東勢、斗南農會代表選舉賄選2020.01.20
幸福連連・點亮幸福 聯合啟燈感恩送春聯2008.07.04
蘇縣長、李副縣長會勘湖山水庫2020.12.19
雲縣農村再生社區產業創新加值成果發表2011.08.05
農業發展安定基金人才就位 全面啟動2023.09.11
台塑企業與紅十字會辦理中秋節關懷弱勢家庭活動2008.06.20
「力動」繪畫創作展在文化處陳列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