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16:35

中華民國少林拳道協會武術比賽大豐收

台灣新聞網記者陳祐堂/大甲報導
2010.09.27
中華民國少林拳道協會,參加二○一○年第五屆香港國際武術比賽,十二名運動員參賽,並獲得十五面金牌的好成績。 二○一○年第五屆香港國際武術比賽邀請了來自美國、希臘、日本、新加坡、印度、印尼、泰國、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等全球一百九十三個代表隊的二千餘名武術愛好者參賽,中華民國少林拳道協會十二名運動員參賽。 其中,有八名運動員參加傳統少林拳等多個項目的比賽,總共贏得十五面金牌,其中陳奐羽以少林柔拳、青龍單刀、八仙雙扇、孫臏劍、太乙拂塵獲得五面金牌、張志偉以少林羅漢拳、楊氏太極拳獲得二面金牌、黃世昕以六合刀、虎鶴雙形獲得二面金牌、朱善源以自選棍、少林槍獲得二面金牌、李治廣以小夜叉棍、六合刀獲得二面金牌,創會理事長陳清欽亦身先士卒親自下陣參賽,以南拳及刀術獲得八點九分的高水平分並勇奪二面金牌,陳清欽並且以十五面金牌的佳績榮獲大會頒發的最佳教練獎。 中華民國少林拳道協會成立於民國九十三年,在我國武學泰斗長拳螳螂門楊逢時老師、蓬萊螳螂門名師施政忠、青島國術館傳人曾桂國、張伯夷、北派地躺拳名人吳政達、少林梅花拳傳人蔡增賞及少林洪拳體系吳正旭的指導下成立,集合了南北少林的主要六大體系而形成。 創會首任理事長陳清欽,國立台灣體院體研所畢,中華民國考試院中醫師檢定考試及格,一九九○北京亞運武術南拳儲備國手,師承老師楊逢時、老師施政忠,以研究闡揚中華佛學武學醫學為一生職志,著有「禪悟與休閒體驗」、「粵閩地區南拳的形成與發展」、「肌纖維測定法在短跑訓練的應用」、「十二週武術基本功訓練對國小學童柔軟度的影響」、「十六週武術基本功訓練對國小學童體型發育及體適能的影響」、「貼壓電極刺激足三里穴對國武術選手體適能的影響等武術運動哲學科學研究論著,對我國武術體育科學化的發展起了一定的貢獻。 中華民國少林拳道協會以發揚千年傳統優良中華武術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展示少林拳修煉者的自制力和感悟性,智慧和力量的結晶為宗旨。期能達到「以道養生、以技防身、以藝會友」的境界。 這次香港國際武術比賽高手雲集,大陸及香港、印度、日本等國家都選派武術學校菁英參賽,中華民國少林拳道協會能擊敗強敵脫穎而出相當不容易,也可見該協會推動武術運動已奠定基礎,未來將可培訓更多武術人才,為國爭光,讓台灣傳統少林武術揚威國際。 圖說:獲獎的中華民國少林拳道協會成員。(記者陳祐堂翻拍)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