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蔬菜種植登記資訊系統 簡化種植登記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峻/中興新村報導
2010.09.10
行政院農糧署表示,即日起實施裏作甘藍、結球白菜種植登記,農民應配合辦理。
農糧署說,為有效解決每年裏作蔬菜產銷失衡問題,農糧署制定甘藍、結球白菜種植面積登記措施,建置供苗量及種植面積申報系統,建立預警處理機制。
這項登記制度於每年9月至翌年2月裏作期間實施,該署籲請農民配合辦理,以穩定產銷。
農糧署說,目前種植甘藍、結球白菜有90%以上經由育苗場購買種苗。
該署已建置大宗蔬菜供苗量網路申報系統,從育苗量控管生產面積。自今年9月1日至100年2月28日期間,蔬菜育苗業者於農民購苗時登錄「農戶姓名」、「菜種數量」、「種植面積」、「地段地號」等資料建檔,自動統計大宗蔬菜當旬種植面積。
另,該署已依據市場消費需求,設定每旬登記面積上限為甘藍200公頃、結球白菜80公頃,當甘藍登記面積超出150公頃、結球白菜超出60公頃時,系統即發布警訊,告知育苗場將達控管上限,請農民減少種植。
該署表示,為鼓勵農民配合登記,未來若啟動耕鋤措施時,辦理種植登記之農民可獲得每公頃7萬元之補償,未登記者每公頃補償4萬元。
為避免農民搶種又不斷申辦耕鋤,造成資源浪費,在每年9至翌年2月登記期間,同一地號申辦耕鋤以一次為限。
農糧署說,每年冬季裏作期間,適合蔬菜生長,單位面積產量高,在消費需求固定下,經常造成供需失衡,價格低於生產成本窘境,農民種植大宗蔬菜需有價格風險意識,唯有縮減生產面積,方能穩定產銷。
該署籲請農民務必配合種植登記措施,於購苗時同時向育苗場登記種植面積,自行育苗者,則於種植時向當地農民團體辦理登記,俾於供需失衡須辦理耕鋤時,農民權益才能獲得保障。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10.08
繽紛丹巒首部曲12日奧萬大遊樂區播出2011.10.23
法鼓山竹山安心站發32萬5千元獎助學金2012.04.27
小米酒標示未符合規範最高罰50萬2010.03.28
廖姓宗親會理監事改選廖大約當選理事長2018.03.09
林明溱慰問受災戶贈死亡安遷救助金2010.11.11
第68屆工業節大會立委林明溱勉廠商2010.02.02
革除殯葬服務索取紅包陋習資訊公開化2024.12.26
一一四年元旦升旗 草屯鎮公所邀請民眾逗陣走將軍步道健行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