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15:25

諾華藥廠與中國附醫簽協議臨床研發開新局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10.09.01
瑞士諾華藥廠看好台灣臨床研發的水準,今天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簽訂臨床研究中心合作協議書。 繼台大和長庚醫院之後,該院成為諾華第三家合作夥伴,今後將針對多項癌症新藥進行臨床試驗。中部地區六百萬民眾有福了。 上午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立夫大樓會議中心舉行,由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院長周德陽、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諾華集團董事葉瑟鍾、台灣諾華總裁張振武等人出席簽約儀式。 董事長蔡長海表示,該院近年來陸續成立十大中心,延攬國內外優秀人才,更爭取到「卓越臨床試驗」及「卓越癌症中心」兩大計畫,加上具有獨特的中草藥研發背景,建構了厚實的研發平台。 一週之前,經建會推動的「投資台灣全球招商大會」起跑,生技與國際醫療為十大主軸之一,諾華公司率先響應,在國內尋求合作對象時相中該院,等於最直接的肯定。相信在雙方合作下,必能開發出可觀的市場。 院長周德陽說,新藥研發向來都由歐美發端,但因人種差異,新藥上市前取得的西方臨床試驗數據,未必能敷用在亞洲。亞太市場興起後,龐大的人口更需要一套嚴謹臨床試驗準則,作為開發新藥的靠山。 盱衡整個地區,唯獨台灣在健保管控之下,照護系統具有一致標準,這種品質保證,為臨床試驗提供最好的基地。另一方面,台灣的醫療人員多接受西式教育,和世界無縫接軌,與此同時,又對傳統中草藥毫不陌生。換言之,有制度與人才的雙重加持,自然能令國際大廠產生信心。 這次的合作協議,對中南部患尤具意義。多年來新藥臨床試驗的重心都在北部,參與的非北部病患必須舟車勞頓,每週北上抽血、回診,一旦缺席難以配合,就會影響試驗的可信度。合作協議展開後,中部地區的交通優勢浮現,病患的健康保障無形中也會增加。 台灣諾華總裁張振武說,兩機構之前已有相當愉快的合作經驗。衛生署核准新藥上市前,最重要的參考就是在全省各地收集的臨床數據,而附設醫院參與廿多次的表現,一直讓諾華很放心。 這次走出北部,開始在中南部尋找新藥計畫主持人時,便不作他想的選擇中國醫藥大學與附設醫院。據了解,該院已建立全亞洲最完整的腦中風登錄資料庫,每年有五千名左右的新診斷癌症病例,又是世界第一MD Anderson癌症中心在台唯一姊妹醫院,挾此優勢,必然會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圖說: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院長周德陽、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諾華集團董事葉瑟鍾、台灣諾華總裁張振武等人共同簽約。(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