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食米抽檢結果出爐不合格者依法處理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峻/中興新村報導
2010.08.2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表示,今年第2季抽檢市售包裝米計256件,檢驗結果標示檢查52件不合格,包括品種檢驗不合格22件。
至於品質檢驗則有13件不合格,例如碎米、白粉質粒超過標示值等。
經抽檢不合格案件,該署已依法通知限期改善或裁處罰鍰;對於裁處罰鍰案件10件,並依糧食管理法第十六條公告不合格廠商及商品等資料。
另,對於品種標示不符者,已督促業者回收,並於改善期限屆滿後,持續追蹤查核,以維護市售包裝食米交易秩序與消費者權益。
農糧署說,第2季抽檢標示及品質不合格產品共65件,因部分廠商標示檢查及品質檢驗同時不合格者則合併開立一件處分書,因此這次共開立54件處分書,其中限期改善通知書44件,限1個月內改善、裁處書10件,每件罰鍰1.5萬元,並公告不合格廠商名單。
又第2季抽檢256件,其中30件進行品種檢驗,結果有22件不合格,通知限期改善者15件,另7件處以罰鍰。
農糧署說,為加強市售食米標示管理,自99年第3季起,將加強抽驗市售食米之品種標示。
該署並已分區對糧食業者辦理說明會,加強宣導誠實標示之觀念與責任。
為維護消費者權益,農糧署刻正修正糧食管理法,提高對市售米標示不實的罰鍰,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8.04.24
水里民和國小進行消防體驗2010.06.11
陳有蘭溪水暴漲砂石車司機受困沙洲2008.05.07
成城國小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2016.07.21
偷電纜線剝皮焚燒 警方逮個正著2013.01.09
交通新法規上路低頭族將罰3000元2018.07.11
跨領域橋接創新學苑16日揭牌2008.05.01
台北推出南投農特產品展售活動2011.08.01
南投警分局人事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