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16:55

文化局舉行黃甯裝置藝術展

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8.03.07
目前就讀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的黃甯,即日起在台中市文化中心動力空間舉行黃甯的裝置藝術展-「擬態」,展期至4月1日止。 動態作品以馬達、金屬、塑膠管線呈現,人經過就會產生震動,用以比擬人際間的交流,靜態作品以幻燈片擬態時間的進行,作品創意十足。 黃甯表示:會動的作品『擬態一:人來瘋』、『擬態二:護航』中,是用感應器來啟動,當人經過時,靜止的作品就會轉動或震動,當人離開感應器偵測範圍後,裝置又會歸於平靜。主要是傳達一種人際之間的現象,在與事務接觸時,產生反應,產生反應,但在產生反應的背後,似乎不容易看到別於外在表徵的真實內在,難以捉摸。 另外;他指出,杆影計時裝置其本身不是將時間擬態成為影子,用影子模擬時間的運行,沙漏的發明也許是將時間擬態成為沙子,用沙子固定的流速模擬時間之流動,但在他的作品『時間與我』、『時間與我之二』,他不用一般表現時間的固定模式,而是以幻燈片呈現。 黃甯說,創作這些作品為表達一種人、事、物互動關係的「擬態」現象。當在與事物接觸時,人們產生反應,但在反應的背後,似乎不容易看到別於外在表徵的真實內在,難以捉摸。於是開始模擬其背後的真實狀態,具有生物造形的物件,因觀眾參與、觀看而引發感應器,進而產生無以名狀的動作,但觀者從動作的背後無法得知身藏在背後的動機是什麼?乃因你不是他或是某種個體,永遠無法得知,只能感受到某種現象罷了。 他希望觀者閱讀作品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新的思維:「我們是否困在一個被自身所擬態的空間中,那什麼事真實?而不需要再模擬這種狀態。」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