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畸形遲未除 手臂隨時變噴泉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10.08.18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中心院長陳宏基表示;40歲的林先生動靜脈先天畸形,左上肢病變處溫度特別高,並且有異常的脈搏跳動。由於一直沒有處理,長大後患處逐漸出現皮膚潰瘍、出血、感染、疼痛等連串併發症。
後來他終於想通,決定截肢永絕後患時,卻因為沒有正常組織可以覆蓋截肢的傷口,外科醫師都拒絕動刀。直到轉至他院就診,整形外科教授陳宏基採用特殊的方法,成功處理了患肢,張先生的苦日子才宣告結束。現在他雖然失去左手臂,反而能安心工作了。
憶起截肢前的生活,張先生心有餘悸。有一次潰瘍破皮,血像噴泉般射出了三千西西,嚇壞周遭所有的人。畸形血管會蔓生茁壯,長大後手臂上到處都有鼓起的小丘,隨著心跳一動一動,力道之強,連躺在臥榻時床都會震憾。不正常的心輸出量也害他年紀輕輕的就罹患高血壓,必須天天吃藥控制。
在最嚴重的階段,他時時刻刻都要把手抬高,並設法除去潰瘍處的血塊,然而血塊拿掉就會大量噴血,情況變得越來越無法收拾。走到這個地步,張先生才體會出「壯士斷腕」事不宜遲。
陳宏基面對這棘手的病例,使用低壓麻醉及階段性手術的方法,成功的切除患肢。這對病人而言,等於拆除一個不定時炸彈。
切除患肢後,左胸部的殘餘病變也一併處理乾淨。病灶一解決,不正常的心輸出量逐漸回穩,睡覺時不再有躺在按摩床上的感覺。美中不足的是,因為沒有早期治療,長期高血壓的困擾目前還在,但張先生已經很滿意目前的生活品質。
陳宏基說,長在顏面的先天血管畸形,家長通常會很緊張,早早就帶著孩子求醫,長在其他部位的,因為不太礙眼,或者部位太深無法察覺,往往一年拖過一年,聽任其發展,導致併發症接踵而至。
圖說:陳宏基醫師說明畸形血管情形。【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5.01.08
103年中市交通事故死亡數大幅降低2014.12.09
台中女中辦磚瓦文創立體造型創作展2011.12.22
科博館與忠明國小合作台灣原生綠化樹育苗2018.01.04
台中關舉辦暖冬送情義賣活動2015.01.28
中市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交接2013.01.08
台中市府召開抗漲會議2014.08.07
樂齡行動導航APP免費下載2014.05.18
大里福德文化祭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