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抽菸+喝酒+吃檳榔=口腔癌主凶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10.07.27
據衛生署調查,去年口腔癌的發生與死亡率已排名國內男性十大癌症第四名!中山醫學大學公衛系暨研究所廖勇柏副教授首度公開近40年來台灣地區口腔癌的死亡趨勢,從民國60年至98年間,臺灣男性口腔癌死亡率已激增為4倍,男性死亡率居高不下,但女性死亡率在40年間卻無太大變化。
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口腔顎面外科醫師蔡樂霖醫師表示,根據《口腔病理學及口腔內科學雜誌》的報告顯示,若患者有抽菸、喝酒、吃檳榔其罹口腔癌機會是一般人的123倍!中山牙科口腔顎面外科醫師吳伯璋醫師則說,當民眾口腔出現難癒合之潰瘍、白紅斑或疣狀增生物時,應立即至院接受診斷治療,勿拖延口腔癌治療的黃金時期。
中山醫學大學公衛系副教授廖勇柏指出,根據男性口腔癌死亡率的長期趨勢分析結果顯示,台灣男性口腔癌的死亡率不斷攀升,高死亡率分佈地區已從早期只零星分佈在雲彰及東南沿海地區擴及到整個南台灣,不到40年的時間,臺灣男性口腔癌死亡率已激增為4倍! 其中,以雲彰、高屏及花東地區最為嚴重。廖勇柏副教授提到,從民國80年開始,因男性口腔癌高死亡率的鄉鎮不斷向外擴大增加,短短20年內整個南台灣均淪陷為高危險地區,此趨勢仍持續往北擴散中。
廖勇柏博士說,台灣口腔癌趨勢調查是依據死亡者的戶籍地做統計,資料由衛生署提供,為了讓統計數據搭配動態圖形,與研究團隊利用IPTS統計指標搭配GIS地理資訊系統繪製癌症時空地圖,讓人可輕易透過動態圖看出口腔癌死亡率的歷年變化。廖勇柏表示,根據統計顯示,全台灣各縣市口腔癌死亡率都在上升,時空變異圖更顯示出台灣男性對於口腔癌的控制及預防仍未有足夠的知識及警覺性!
中山牙科口腔顎面外科蔡樂霖醫師表示,來院就診的病患中,有高達八成的口腔癌患者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的習慣。蔡樂霖醫師說,當民眾口腔出現超過兩週仍不癒合的潰瘍(嘴破)、硬塊、白紅斑或疣狀增生物時,應立即至醫院接受檢查,讓可能是口腔癌或早期口腔癌前病變的病灶即刻受到控制!
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顎面外科吳伯璋醫師則表示,來院患者多來自中彰雲嘉南投等縣市,年齡層有不斷下降的趨勢,部分病患來院時已為口腔癌二或三期,須以手術治療,嚴重者甚至要搭配術後放射性及化學性治療才能控制口腔癌細胞。吳伯璋醫師說,口腔癌除了造成口腔、顏面部組織缺損、飲食、言語等功能障礙外,外觀及牙齒咬合也會受影響。
口腔顎面外科蔡樂霖醫師則強調,國人對於口腔癌的保健觀念較為薄弱,病患常拖到口腔化膿、臉腫,甚至更為嚴重後才來院就診,容易增添治療上的困難度。蔡樂霖醫師呼籲,若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的高危險群,應及早戒除,並定期做口腔黏膜檢查。若不幸罹患口腔癌,請即早就醫接受治療!口腔癌接受治療後一年內仍須每月回診追蹤,第二年起則每兩個月回診追蹤,第三年之後每三個月仍應回院檢查。
圖說:口腔顎面外科吳伯璋醫師以圖片說明罹患口腔癌有上升趨勢。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08.09
太平霧峰新增鼬獾確診感染狂犬病案例2014.09.26
環保局將加速汰換老舊資源回收車輛2015.06.03
二○一八花博經濟評估真正效益無價2013.12.30
台中花博識別標誌及吉祥物設計徵選揭曉2010.11.12
大台中市議員候選人陳清龍為民爭取路權2011.06.27
大安與大甲溪水源聯合運用即將啟動2018.10.01
中市整併豐潭神雅從點線面落實都市發展2015.10.20
中市到府為長者施打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