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之手:繪畫、素描、拍攝、數位操作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10.07.11
國立台灣美術館從即日起至10月17日推出「數位之手:繪畫、素描、拍攝、數位操作」展,該展由曾任法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及龐畢度中心文化發展部主任的多明尼克‧巴依尼教授策展,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授林志明協同策劃。
以「手的禮讚」、「冊頁與銀幕」、「全景概觀」、「雲霧與波動」、「性、不安、錄影帶」及「故事與傳說」六個面向分別探討,邀請到三位台灣藝術家:姚瑞中、王俊傑、王雅慧與十九位法國藝術家,近兩百件手繪及動畫.錄像作品共同展出,企圖呈現當代藝術家如何透過素描.繪畫及拍製動態影像兩途徑,將腦海中的構想及思維「描繪」而出,共構出某種當代藝術創作傾向之一致性與歧異性,同時對這樣的思考及實踐過程提出「當代描繪disegno:繪畫及攝錄像」的概念。
當「數位」和「手繪」這兩種看似平行的藝術表達方式,成為同一位藝術家的雙重創作樣態時,兩者是否將相互趨近、揉雜、交織?又將衍生出何種創新且多元的關係?參展藝術家之一的瑪莉‧杜耶(Marie Drouet)的「全景圖」,遊走於描繪和影像的動態,以及全景的外在和片段的內在視野間的來回。她在大約寬十公尺的畫面上作素描勾勒,站在某個特定的距離之外,畫作呈現出類似捲曲的雲霧、爬藤類植物等風景圖像;其錄像則透過攝影機的鏡頭特寫推移,詳細呈現這番神秘地變化著的景色,並揭露了某種曖昧不清的解剖式圖案。而王雅慧用鉛筆在紙上畫出一些看似彼此無關聯的圖像,然後將其以不等的速度翻頁拍攝,之後投影於牆上,巧妙地玩弄著動態影像循環投射和素描間曖昧交疊的可能。卡蜜兒‧韓若(Camille Henrot)則將找到的影像片段,利用規格壓縮、刮擦,或在其上描繪圖形等方式,轉化並延伸既存的影像。
配合此次展覽,國美館特別規劃兩梯次不同主題之「U15數位之手動畫工作坊」,邀請四位具豐富教學經驗的法國參展藝術家,引領青少年學員以日常生活為靈感素材,運用簡易的數位技術,將手繪圖像轉化為具敘事性的動態影像。此行策展人多明尼克‧巴依尼教授及四位法國藝術家並受邀在台北進行兩場暖身講座,並於7月11日於國美館舉行藝術家講座,機會難得,歡迎民眾踴躍聆聽。
國立台灣美術館得以將「數位之手:繪畫、素描、拍攝、數位操作」展完整呈現至國人面前,要特別感謝法國在台協會的引介促成,以及法國藝文推廣協會、法國全國圖像與造型藝術基金會的慷慨贊助。期盼本展能帶領民眾一探當前法國當代.數位藝術的發展樣貌。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7.29
台中市府推動訴願視訊陳述意見便民措施2017.02.18
市府:公園餵鴿開罰2009.07.30
國大里校長黃義虎榮退游源忠接任2013.05.28
水利法增訂授權機關進入私人空間稽查取締2017.01.29
林佳龍春節慰問議員媽媽2018.03.14
新型達文西根治輸尿管狹窄解除宿疾2012.12.29
台中東海大學美術系師生美展2009.03.06
明道中學獲選國際奧林匹亞國手選拔營